◇出現新老交替加快征兆
女子舉重選手張美蘭曾獲得2004年雅典奧運會銀牌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金牌,在她的奧運會最後舞台上僅名列第四。此外,另一名北京奧運會的舉重英雄史載赫(男子77公斤級)在比賽中因手臂受傷而錯失獎牌。最終韓國在舉重項目上全軍覆沒。而更大的問題是,目前還沒有能夠接替他們的年輕選手。
爆冷獲得男子柔道90公斤級比賽金牌的宋大男已經宣布退役。為韓國隊獲得乒乓球項目中唯一獎牌的男子團體賽選手吳尚垠、朱世赫、柳承敏都已年過三十,到了退役年齡。
在游泳項目上憑借樸泰桓獲得的兩枚銀牌,韓國兩屆奧運會都有獎牌入賬。但除了樸泰桓以外,沒有其他韓國選手進入決賽。就連韓國新紀錄都沒有刷新。如果樸泰桓缺席下屆奧運會,韓國將再次成為游泳項目“邊緣國家”。
中國隊則在游泳項目上收獲5枚金牌(2銀、3銅),孫楊和葉詩文分別獲得兩枚金牌,僅次於美國(16金、9銀、6銅)位列游泳項目綜合獎牌榜第二。學生、生活、精英體育相互協調的日本在游泳項目上名列綜合獎牌榜第十名(3銀、8銅),保住了游泳強國的自尊心。
◇要以有限的資源集中投資
韓國的業餘體育項目都存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缺乏足夠的選手。注冊選手只有1450人的擊劍在倫敦能夠獲得2枚金牌共6枚獎牌可以說是奇跡。其他奪牌項目的情況也類似。要把韓國的優勢項目發展為生活體育,存在不小的難度。因為相關設備和訓練設施嚴重不足,而且需要進行10年以上長期艱苦的訓練。
要想以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效果,就要進行集中投資。書寫倫敦神話的擊劍項目的贊助商SK電訊10年來每年花費10多億韓元,讓選手們參加國際比賽,並派他們去海外進行訓練。
SK電訊在北京奧運會後建立“樸泰桓團隊”,每年最多投入20億韓元的資金。樸泰桓在世界上史無前例的大力贊助下,得以全身心投入到游泳中。
為了保住世界第一的位置,射箭項目贊助商(現代汽車)20年來花費了200多億韓元。射擊(韓華)、體操(POSCO)等也是得益於企業的贊助,才能迅速提高國際競爭力。此外,像花樣滑冰選手金妍兒、藝術體操選手孫延在一樣,相關項目協會和經紀公司、企業對管理和贊助進行分工的體系也值得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