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7日電/如今美國的新戰略目的是維護世界老大地位,轉嫁債務危機,扭轉國內經濟發展頽勢,刺激就業。為實現這些目的,美國採取的做法有:一是挑起東亞安全危機,遏制東亞的發展勢頭;二是鼓吹“中國威脅論”,壓縮中國市場,提振美國的市場份額;三是加強海外駐軍,擴大軍火出口,增加被保護國的“收費”。四是繼續通過冷戰思維恐嚇弱小國家,敗壞中國政府的聲譽,收取加入美國同盟的“贊助費”。
環球時報刊文稱,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激發了周邊與中國有利益衝突的國家參與到遏制鏈條當中,這是中國目前面臨的主要地緣安全挑戰。中國的對策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堅定地走自己的路,突破美國的遏制戰略,構築中國的新地緣安全戰略。
首先,從本質上看,遏制戰略是一種恐嚇戰略,以“群防”或“聚眾”的形式嚇退遏制對象,至少減緩其發展速度,所以,突破遏制要從心理上從容不迫,做到“戰略上藐視敵人”。同時,也需要全體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給最瘋狂的挑釁者以準確勇猛的打擊,使“聚眾獲益”的追隨者付出高成本。
其次,遏制戰略是一種利益雙向剝奪戰略,也就是主導者和加盟者都得不到好處,“損人不利己”,盼著別人倒黴,其實自己跟著受害,所以,遏制戰略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時間考驗”,稍有分歧就容易出現內部分裂。
其三,遏制戰略是一種疲勞戰略,主導者需要不斷從加盟者那裡得到遏制成本補償,加盟者會困在遏制鏈條內而制約經濟發展,如果遏制的目標是某項技術或者工程,遏制目的因遏制成本低還是可能達到的,而遏制中國的發展,如同“拽著巨人的褲角讓他停下來一樣”,加盟者會因為“疲勞”而不得不放棄。中國需要通過經濟手段打擊遏制鏈條的薄弱環節,讓他們加速疲勞而不得不放棄。
其四,遏制戰略也是一種增負戰略,就是增加被遏制對象的負擔而致使發展目標因為拖累而沒有達到,比如挑起邊界領土爭端、增加貿易摩擦和貿易訴訟、鼓勵異見人士製造混亂,挑撥各種極端勢力尤其是民族分裂分子鬧事、利用各種場合攻擊中國的人權狀況,等等。中國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實質,從而在戰略上始終保持穩定,在戰術上始終從國家安全高度解決問題,打擊要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