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1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會見不丹首相吉格梅·廷萊。 |
中評社香港8月17日電/《贊比亞每日郵報》8月14日載文〈中國在非洲的外交成功:軟實力的價值〉,摘要如下:
當今,中國被部分西方媒體妖魔化為非洲的新殖民力量。進入21世紀以來,西方儼然變成最能說會道的非洲“捍衛者”。
然而,西方危言聳聽的外表下掩藏的事實是什麼?為什麼西方政客及媒體對中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影響力的增長那麼忐忑焦慮?為什麼西方政府樂此不疲地指責北京沒能“負責任地”在安理會懲罰“不聽話的”非洲領袖?
答案就一個:戰略衰退。忽然間,西方政客和學者發現,不但對非洲注定淪為失敗國家大陸的預言沒實現,且這片大陸最終體現出極大的地緣戰略價值。非洲領導人無需向西方屈從求取嗟來之食,因為他們在中國擁有值得信賴的替代夥伴。
北京的外交是嶄新的,沒有充斥著威脅和最後通牒等硬實力語言的說教,中國對非洲運用的是充滿互利合作的款款之詞。從坦贊鐵路到非盟新總部,中國為全非洲的民衆生活創造出實實在在又引人注目的改變。北京正在非洲大陸謹慎地施展著軟實力。
人們經常忘了,當初贊比亞與坦桑尼亞向西方國家和國際金融機構尋求貸款修建鐵路,西方回絕說沒什麼經濟價值。1967年贊比亞總統為鐵路飛赴北京,中國決定援建這條鐵路。以後中國還在喀麥隆、埃及等地建立經濟特區。非洲大陸湧現出大量漢語學校和孔子學院,幫助年輕人在學習中國古老文化的同時獲得非中關系發展帶來的實惠。
有學者歸納了中國更喜歡運用軟實力的原因:中國的經濟發展需要穩定的國際戰略環境;北京認可美國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地位,避免同華盛頓展開硬實力衝突;中國明白,與任何一個鄰國的硬實力衝突都將幹擾讓本國1億人脫貧的任務;北京認為,有關內部統治問題的可持續解決方案必然是建立在當地政權基礎上的,外人無權幹涉提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