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27日電/中國時報短評說,先是主張讓陳水扁保外就醫,接下來又主動援助受天秤颱風重創的屏東及台東,台北政壇有人形容,郝龍斌開竅了,他近來的政治靈活度,和擔任台北市長六年來的表現,可說是不可同日而語。
不論讓陳水扁保外就醫,是否真的如郝龍斌所言,可以促成朝野和諧,但是此舉確實得到綠營人士肯定,還有媒體民調顯示,郝的支持度也向上攀升;現在又援助因風災受創的屏東及台東,其中屏東是綠營南部重鎮;因此,政壇的動機論揮之不去,認定郝龍斌是向二○一六進軍。
短評指出,持平而言,我們不能期待政治人物當聖人,因此,即使郝龍斌真的有政治動機,只要他這兩個舉動對台灣是好的,就該正面看待,如果因此真的有助於他角逐“總統”,又有何不可!
郝龍斌援助災區,搶在“中央政府”之前,可能會引來和“中央”搶功之嫌;但反過來看,馬政府連任以來,放在化解朝野對立的心力太少,即使民進黨杯葛成習,難以溝通,但諸如“閣員”中,“文化部長”龍應台對公視董事提名超黨派的努力,及“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在二林園區轉型過程中,盡心力與社運人士溝通的作為,並未得到“中央”太多的奧援,藍營甚而有杯葛之舉。
因此,在化解朝野對立的努力上,與其說郝龍斌動作太快,還不如說是“中央”動作太慢,如果他因做對的事獲利,誰曰不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