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諾基亞能譯成中文iPhone就不能?”
舉報活動發起人認為,漢語夾雜英語的現象會威脅漢語安全
記者:你認為這部詞典違法的地方多嗎?具體都有哪些?
傅振國:正文部分第1750頁至1755頁收錄了239條“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像解釋漢字的詞條一樣予以解釋。實際上大部分都是英語縮略詞和字母詞,像NBA、GDP、CPI、WTO等,我們常見的都有。
記者:其實像NBA、GDP、CPI等這些詞彙,接觸到的人都很熟悉其內涵,非得用美國職業籃球聯賽、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指數這樣的字眼兒嗎?
傅振國:這些詞彙現在大家都熟悉,但如果不將其用法予以規範,那以後類似的詞語會越來越多。我們覺得應該有一個標準,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如果不予以規範的話,那漢語裡英語會越來越多了,那就不漢不英了,還是要解決長遠的問題。
記者:開放性也是語言的特點。語言除了純潔性的特點,是不是應該與社會生活保持一致?
傅振國:漢語是要吸收外來語言,是要與時俱進,但這種開放性是把英語翻譯成漢語,簡單地說就是翻譯成漢語再使用。
漢語並不是沒有開放性,像現在漢語中的“黨”,“階級”,“階級鬥爭”都是從日語中翻譯過來的,“德甲”“英超”也都是翻譯過來的詞彙,可口可樂也是翻譯過來的詞彙,這些詞彙也都保持了漢語的本性。為什麼“英超”“德甲”翻譯過來了,美國職業籃球聯賽卻翻譯不過來,為什麼“諾基亞”“摩托羅拉”翻譯過來了而iPhone和iPad就翻譯不過來?這些翻譯過來的詞語就是漢語中新的詞語。
記者:這些音譯過來的詞語可以豐富漢語,為什麼NBA、GDP、CPI等縮略詞就不能視為豐富漢語詞彙呢?
傅振國:這不能開這個口子,這些都是英文字母,這樣下去導致將來的漢語就是一部分是方塊字,一部分是英語字。反過來說,英語中吸收漢字了嗎?英語吸收了漢語的詞彙,也都是改為字母拼寫,讀起來是漢語拼音的發音,但形體上仍是英語,為什麼英語沒這麼做而漢語要這麼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