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經濟亟須升級
2011年全國海洋經濟總值同比增幅為10.4%,而在地方版規劃中,年均同比增幅均在15%以上。統計顯示,2011年天津市、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海南省、遼寧省、江蘇省和廣西自治區的海洋經濟產值總值為3.81萬億元。如果按照全國平均增幅測算,2015年產值規模應為5.58萬億元,也就是說,以7.05萬億元的目標計,這9個沿海省市區的海洋經濟發展將較平均水平多增長1.47萬億元。
海洋經濟研究人士表示,從目前的海洋經濟發展現狀來看,產業層次較低、低端無序等問題比較突出,並且海洋傳統產業在海洋經濟中的比重偏高,這說明我國海洋經濟還處於粗放式發展的階段。
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內提出的臨港工業發展規劃已經接近十個,包括上海、大連、青島、廣州、天津、寧波、廈門等眾多港口城市,其中關於海工裝備製造、石化、鋼鐵等產業發展定位基本一致。
一位長期從事海工裝備研究的券商研究員對於大規模的海洋經濟開發感到擔憂,當前船舶工業的困境可以作為前車之鑒。他指出,“從2005年開始,隨著大量投資湧入船舶製造業,低端散裝貨船產能急劇膨脹,高端的大型油輪也在國油國運的政策刺激下大量生產,這直接導致市場供給嚴重失衡。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的船舶製造企業出現了大規模的虧損,虧損金額同比增加了60%以上。”
從全國來看,2011年海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2327億元、21835億元和21408億元,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5.1%、47.9%和47%。不過,恰恰是增加值不高的第一產業占據了目前國內海洋經濟的較大比重,以海南省為例,2010年海洋三大產業的結構分布為22:23:55。
有專家以渤海油井污染和大連石化設備事故為例指出,發展海洋經濟面臨著較大的環境風險。專家表示,當前沿海的海洋工業布局較為分散,不利於集中整治和監管。在人口密集、資源環境承載力弱的地區存在大量化工項目,增加了環境壓力。一些海洋工程項目缺乏合理的規劃和統籌協調,布局不合理造成公眾環境需求與環境形勢之間的矛盾。
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定之在講到發展海洋經濟時,著重強調“藍綠並進”的重要性。他表示,無論採取任何開發舉措,都要充分考慮到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強對海洋經濟發展總體目標、總體規劃和總體思路的研究。
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曹忠祥表示,地方政府在開發海洋經濟資源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這樣才能保證海洋經濟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