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朝鮮開始反擊。朝中社5日的文章稱,在有關朝中兩個經濟區開發合作聯合指導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前後,一些媒體紛紛轉載西洋集團的有關文章,並摻雜反朝敵對勢力惡毒誹謗朝鮮制度和政策的資料,隨心所欲加以分析和炒作。縱觀朝鮮嶺峰聯合公司和西洋集團簽訂和履行合同及有關糾紛過程,西洋集團並不是對毀約沒有責任,從法律上分析履行合同義務的情況看,西洋集團反而負有更致命的責任。自合同生效後近4年來,西洋集團以實物兌現自己的出資義務只有50%左右。因此,合同雙方就一期投資完畢時間表和開工問題重新進行協商,但未達成協議。
至於西洋集團所稱的朝鮮違背合同的16個問題,該發言人稱,雙方在合同中明確規定,“根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合營法”簽訂合同,因此從法律上來看,與之相應地履行合同是理所當然的義務。就銷售樣品貨款的處理問題,西洋集團無視有關財政管理規定,執意提議單方面的處理方案,以圖在中國境內解決自己的債務。文章最後稱,朝鮮在先軍威力確保國家安全的條件下,一如既往地按照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國際投資關係發展的規律,不斷改善環境以進一步擴大和發展國際投資關係,保障願意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遵紀守法的原則上發展國際投資關係的所有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5日,西洋集團副總經理吳希勝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稱,中國政府鼓勵投資朝鮮的政策是“錯誤的”,“這不只是我們公司的遭遇,朝鮮說歡迎外資,實際上沒有保護外資的法律和社會基礎”。
記者在投資朝鮮的中國商人中有一些朋友,對朝鮮投資環境有一定了解。在相當一段時間裡,朝鮮的投資環境都不盡如人意,但現在,這一切都在發生較大的改變。對一家企業在朝鮮投資失敗發出的抱怨,朝鮮政府能給予回應,是不多見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朝鮮現在非常在意本國投資環境的形象,開始重視中國民間資本對朝鮮的投資。對中國企業來說,投資前必須對朝鮮的政策和法律有全面詳細的了解,同時意識到朝鮮的管理結構和中國有非常大的不同,謹慎做好風險控制。對於超常的利益回報的誘惑,要保持清醒的判斷。
西方媒體對這場罕見的爭吵顯然很感興趣。韓國CBS網站5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西洋集團投資朝鮮難以為繼的根本原因是,朝鮮規定合作開發資源朝方必須占49%以上的股份,但嶺峰聯合公司違背朝鮮中央政府的規定,以25%對75%簽訂了合同。路透社5日評論稱,對於中國企業指責在朝鮮投資是“一場噩夢”,朝方作出了強烈反擊。這表明該國在引入外資的過程中愈發強調自身的經濟權益和政治獨立,即使是中國這樣對朝鮮有著極其特殊意義的國家,也不能免於這一原則。《華爾街日報》稱,除了地緣政治和安全上的利益,朝鮮也極其看重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但是這並不能掩蓋兩國在合作時所存在的各種矛盾。對朝鮮而言,中國企業看起來似乎希望控制更多,而中國資本則認為朝鮮的政治環境“缺乏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