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聯合國糧農組織6日發布的8月份食品價格平均指數為213點,雖與7月持平,但仍在經歷暴漲後的高點徘徊,糧食危機隱憂仍未消退,全球各組織仍在加緊呼籲採取共同行動。
經濟參考報報道,值得注意的是,此輪糧價暴漲,再次反映美國等發達國家扮演著主導的角色,而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在部分農產品上是最大的進口國,在對國際糧價影響的話語權上卻沒有相應的地位。專家呼籲,發展中國家應更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在應對國際糧價上漲中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趨緊 大豆接力“瘋狂”糧價 未來供需將失衡
糧農組織穀物價格指數8月份為平均260點,與7月的數字相同,但小麥和大米的價格指數則有所增長,抵消了玉米的小幅回落。美國玉米和俄羅斯聯邦小麥的作物前景惡化最初曾導致國際報價堅挺,但隨著美國一些受旱最嚴重地區普降大雨,以及俄羅斯聯邦宣布不對出口設置限制,價格在月末出現鬆動。進口需求回暖使國際大米價格保持穩定。
另據世界銀行日前發布的報告,6月至7月,全球玉米和小麥價格各上漲25%,大豆價格上漲17%,大米價格下降4%。世行跟蹤國際糧食價格的糧價指數明顯高於去年同期,也高出2011年2月份的峰值。
8月糧食作物價格雖然沒有再度衝高,但大豆還是再攀新高。本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和豆粕期價再度創下歷史紀錄,其中大豆價格逼近18美元/蒲式耳。另據生意社統計數據,8月份國內糧油期貨品種漲幅居前,其中豆粕、豆油主力合約分別上漲5.41%和4.28%。本周,豆類期貨延續強勢,豆粕連續4個月的累計漲幅超過30%。
據了解,過去五年來已發生過三次國際性糧食價格暴漲,每一次都有天氣的因素。本輪國際糧價暴漲也源於美國遭遇50年一遇的乾旱天氣以及由此對於大豆、玉米等糧食作物減產的擔憂。
糧農組織6日發布的穀物供需報告還再度下調對2012年世界穀物產量的預報,得出2012至2013年度全球糧食供需平衡將明顯趨緊的結論。該報告指出,全球穀物產量將不能完全滿足2012至2013年預期的利用量,預示著需要動用的全球穀物庫存量將會超過先前預期的水平。
糧農組織2012年世界穀物產量的最新預計為22.95億噸,比2011年的紀錄少5200萬噸(2.2%)。該預報數比糧農組織7月份報告的數字低4%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大面積和嚴重乾旱導致美國玉米產量前景惡化。
對2013年各作物年度結束時世界穀物季末庫存量的預測已下調至5.03億噸,比7月份的預測低了3250萬噸。在這一水平上,庫存總量將比季初水平減少1900萬噸。近期跡象表明,2012年產量將大大低於先前預期(特別是玉米和小麥),庫存量預測的調整就是根據這一情況而做出的。因此,世界庫存量與利用量之比很可能將接近21%,而上年度為22.5%,2008年曾出現19.2%的低點。
在羅馬糧農組織總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總幹事若澤.格拉濟阿諾.達席爾瓦在談及該指數時說,“目前水平讓人放心。雖然我們應該保持警惕,但沒有理由就目前的價格來談論世界糧食危機。然而,國際社會應該採取措施來穩定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