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中國政府還加快了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專項的推進,不斷擴大投資。
特別值得一提的積極因素還有:今年以來,民間投資一改近兩年的低迷狀態,佔全社會總投資比重已經上升至約60%,這將保證國內投資的穩定增長及品質效益。
客觀地講,當前的經濟增速是符合中國政府的調控預期的,也符合中國經濟較長期的潛在增長率曲線。中國政府將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確定為7.5%,而“十二五”時期則為7%。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和經濟學家向鬆祚說,中國經濟可控的適度放緩,並非意味前景的悲觀,對於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來說,它既是一個結果,也是不可或缺的良好條件和環境。
中國政府穩定經濟增長的彈藥無疑是充足的——特別是低水準的債務率,但是,它不會“飲鴆止渴”,為了追求短期的超高增長,而再推出類似2009年——2010年那樣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以避免通脹重起、泡沫滋生以及潛在不良貸款增加而干擾經濟轉型戰略實施。
中國政府抵禦經濟危機的能力是非凡的,因為它對金融與經濟具有極高的掌控力,也具有極大的動員力,從而保障不會出現失控狀態。另外,中國金融是圍繞實體經濟的實體金融,而非歐美大量存在的泡沫金融、虛擬經濟,這從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攪擾動蕩的因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說,從中國之前每個大的經濟發展階段看,基本是不斷釋放市場活力和制度紅利的過程,而今後還有很大的空間釋放制度紅利,例如國企改革、壟斷行業改革等。
過去30多年的實踐表明,改革釋放的生產力潛力是中國避免經濟危機的一大法寶。受訪的分析人士預料,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國的各項改革將加快進程,釋放的生產力是不可限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