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紐集團總裁葉青2009年獲澳大利亞制造業大獎。 |
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近20年來,越來越多的華人移民澳大利亞,他們有知識、有頭腦、開拓進取,逐漸在本地商、學乃至政界展露頭角,塑造著華人移民的新形象。澳大利亞華人企業家葉青就是一位這樣的新移民。駐澳大利亞記者鄧黎日前對話葉青,聽他講述創業故事。
國際在線報道,一年一度的“《製造業月刊》奮鬥獎”,是澳大利亞製造業的頂級評獎,也是全澳唯一的製造業專業大獎,有眾多國際和本地知名企業參評。2009年,這個獎把它的“全球一體化大獎”和“年度出口評委大獎”同時授予了一個華人企業——澳紐集團。站在領獎台上的澳紐集團總裁葉青既驚訝又自豪:“在最終入圍的企業名單中,我看到我們這個類別下有豐田、有豪頓(澳大利亞汽車企業),還有做戰鬥機的、做船的企業,我們在它們中間就是一個無名小輩,所以就沒有指望獲獎;當時去不去還猶豫了半天。結果那天晚上公布獲獎名單,有兩項大獎授予了澳紐集團,所以非常驚訝。”
澳紐集團的澳大利亞總部設在悉尼市沙瑟街一幢辦公樓的頂層。對於這家澳、新兩地規模最大的本土制藥企業來說,悉尼的這間辦公室並不豪華,正如葉青本人的風格:實幹、低調。事實上,在2009年以前,很少有行業外人士了解葉青和他的企業。這兩年因為多次站上澳、新兩地主要商業獎項的領獎台,葉青才逐漸走進公眾的視野。
葉青上個世紀90年代初從中國大陸來到澳大利亞。和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中國留學生一樣,葉青是“兩手空空地”登上澳洲大陸的。之所以能夠在市場環境十分成熟的澳大利亞制藥界闖出一片天地,葉青說,是因為他找到了全新的商業模式,而這得益於他的“新移民”身份:“那時候很多(澳大利亞企業)都想開發亞洲市場,費了很多年,跑了一趟又一趟,但是基本上沒做成什麼。為什麼GMP(GMP是澳紐集團旗下制藥企業)很快就做到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到處都是GMP的產品,就是因為我們很妙巧地利用了亞洲移民的資源。只要他們有(祖籍國)市場的資源,我們就與他們成為夥伴,利用他們進入(其祖籍國市場)。慢慢地,GMP趟出了一條路,而且是很獨特的一條路。”
澳大利亞全國人口2000多萬,國內市場有限,經濟以出口導向為主。這裡又是一個移民國家,每年有大量新移民前來安家落戶。新移民來澳後,之前的學歷、工作經驗全部“歸零”,一切要重新開始。對許多新移民來說,這是適應本地社會的痛苦過程。葉青卻從中看到了機會。
當時,在葉青所居住的社區,有不少來自日本、韓國的新移民。他們在祖籍國擁有一定的商業基礎,來澳後想做生意卻不得其門而入。為什麼不利用他們打開日、韓市場呢?葉青提出一個口號:“只要你有市場,其他的一切交給我們”。後來,這被總結為“為新移民提供保健品代工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這個模式很快被證明是成功的:GMP生產的保健品、膳食補充劑和補充藥品迅速占領了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說易行難。把模式推動、執行下去,關鍵是找到合適的人才。葉青想到的還是那些新移民:“做藥需要一些專業人才。正好澳大利亞有很多技術移民,他們來自世界各國,在本國都是精英。以前沒有一個平台,他們(來澳後)有做咖啡店的,有做餐館的,還有做清潔工的。因為有了GMP這個平台,把這些人才集中起來了。這也是很多人羨慕GMP的一個原因,因為我們凝聚了一個很好的團隊。我們的員工現在有20多個國家的背景。GMP就是搭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大家一起來推動它。”
經過近20年的發展,今天的澳紐集團是澳、新兩地成長最快的制藥企業,擁有近400名本地員工,其產品遍布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幾乎所有藥店和超市。葉青說,企業這幾年一直在追加投資,更新設備,擴大產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上世紀90年代來到澳大利亞的中國內地移民,多數沒有顯赫的家世、豐足的資金,往往以留學生的身份邁出進入澳大利亞社會的第一步。他們努力學習、辛勤創業,不少人如今成為優秀的企業家、學者和專業人士。從兩手空空的新移民到成功的企業家,葉青正是這些新移民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