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日本政府罔顧歷史,非法“購買”釣魚島,公然侵犯中國領土主權,激起中國民眾的憤怒和不滿。幾天來,我國不少城市都爆發了針對日本的示威遊行。
從不斷更新的微博中,可以看到這些抗議活動的進展。然而,我們需要反思的是,在表達愛國熱情的同時,如何能做到冷靜克制、保持理性。
掀翻的汽車、冒煙的街道、暴戾的表情——當日本媒體幸災樂禍地稱中國抗日陷入“暴徒化”,並預測會給中國社會帶來動蕩時,“非理性”的抗議,正中以石原慎太郎為代表的日本右翼勢力的“下懷”。
洩憤式的愛國,保衛不了釣魚島,更保衛不了國家利益、民族尊嚴。失去了對法律底線的恪守,激情就會變成惡魔。“義憤填膺”地打砸同胞的汽車,“同仇敵愾”地圍攻在華的日本人,吃霸王餐,搶劫店鋪,這些暴行,跟愛國毫不沾邊。
砸車,損害的是公民的個人財產;襲擊日餐店,累及無辜;抵制日貨,也讓國貨一並受損。全球化之下,各國的經濟已經彼此滲透融合,不由分說地抵制,很可能導致“玉石俱焚”。
愛國和害國,有時候只是一步之遙,理性是兩者的分界線。釣魚島之爭以及中日關係,錯綜複雜,絕非“匹夫之勇”就能了斷。憤怒和衝動,不是解決問題之道。保持理性,才能應對複雜的局面,才能讓別人明白你的利益表達,才能獲得支持和尊重。而一旦偏離了理性,再理直氣壯的訴求,也會在“鬧劇”中化為烏有。
以此來審視此次的遊行,在譴責一些暴力行為——它們必須得到嚴懲——的同時,也向那些理性的參與者致敬。
15日,北京民眾在日本駐華大使館門前示威。當日,北京市公安局就在“平安北京”的官方微博發言:“在表達愛國熱情過程中,大家都保持了理性的態度,配合現場民警引導,現場秩序井然。在此,北京警方感謝大家的配合,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