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表示,戰後中國以德報怨,對日本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一九七二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一九七八年締結和平友好條約談判過程中,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著眼大局,就“釣魚島問題放一放,留待以後解決”達成重要諒解和共識。現在野田政府對外宣稱其“國有化”的一大理由是,“為繼續平穩安定地維持管理”。日本政府憑甚麼“管理”中國的神聖領土?這樣的“管理”又怎麼可能“平穩安定”?實際上,日本政府是企圖借此強化對釣魚島的控制權,單方面背棄了四十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時“擱置爭議”的共識。
日本國內一些政治勢力非但不深刻反省對鄰國和亞太國家造成的戰爭創傷,反而變本加厲、一錯再錯,直至演出“購島”鬧劇。德國《南德意志報》十九日一篇題為《一段可怕的歷史》的文章指出,嚴重的戰爭罪行在日本早已被遺忘,沒有人意識到日本對中國要承擔歷史罪責,同時極少有人知道,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要求確有“需要嚴肅對待的論據”。德國“德意志電台”廿二日播發的署名文章也說,日本如果不以批判性的態度對待其二戰侵略史,中日圍繞釣魚島問題的爭議就無法得到解決。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強調,有必要在聯合國舞台上介紹“正確的歷史”。
文章最後說,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不容推翻,戰後國際秩序不容挑戰。聯合國大會並非跳樑小丑信口雌黃、指鹿為馬的舞台,野田色厲內荏的表演必定落個可恥的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