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流入極易引發通脹
儘管當前物價增速持續回落,但通貨膨脹壓力依然存在。郭傑分析認為,今年以來CPI(消費價格指數)一直呈現回落的態勢,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也出現了下滑,而且在最近創下了34個月的新低。但是在原油價格不穩定和全球極端天氣的影響下,物價水平短期內仍有不確定因素,通貨膨脹壓力仍然存在。未來如果政府投資刺激型的“穩增長”政策出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通貨膨脹反彈。
中國銀行日前發布報告預計,伴隨著各國寬鬆貨幣政策的出台,全球流動性將大大增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將升高,四季度我國物價觸底回升的可能性比較大。廣發證券研究報告也認為,7月份創下新低的CPI可能是未來一年的歷史低點,從9月份以後,CPI上漲的壓力會越來越明顯。
不少學者認為,從美國前兩輪量化寬鬆政策的實施效果來看,出口創匯和國際熱錢的流入,擴大了我國外匯占款的規模,直接導致我國基礎貨幣供應的被動增加。流動性的注入與美元貶值也會導致全球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最終將傳遞到中國的物價,使中國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
貨幣寬鬆會推高資產泡沫
業內人士分析,美聯儲QE3讓美元作為避險工具的安全性降低,國際資本的流動方向可能會轉向新興市場國家,中國有可能成為這些資金流動的目的地。在此背景下,如果我國也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無疑會推高部分資產泡沫,加劇經濟運行風險。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國際金融與國際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閆小娜認為,QE3將使美元和美元資產的價格面臨下跌壓力,國際投資者可能加大對新興經濟體資產的投資,熱錢流入規模和速度或將升級,從而推高部分新興經濟體的物價水平,甚至形成資產價格泡沫。
專家建議,在國際貨幣普遍寬鬆的環境下,要嚴密監管國際熱錢流動,把流進中國的熱錢引導到實體經濟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貨幣研究中心主任孫華妤近期指出,要注意熱錢進來幹什麼,投到實體經濟領域是好的,若只是投機炒作就會形成資產泡沫。有關部門應該把資本流入的閘門有效監管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