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看到,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各國之間的國際競爭已不僅只存在於貿易與市場競爭中,能夠理解和運用他國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利甚至合理利用規則來鉗制對手更能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能力。顯然日本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一家日本企業的負責人如是解釋。
而在有效外觀設計專利領域,日本以31,547件穩居國外申請者第一位,美國和德國則以13,676件和7,780件被遠遠甩在後面。
同樣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雖然國外有效外觀設計專利數量只占國內外總量的8.7%,但國外專利人職務狀況結構相較國內更為優化,專利權人分布狀況更為穩定,其平均維持年限也遠遠超過國內水平。
在國外有效外觀設計專利專利權人方面,占據前三位的企業包括:鬆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三星電子株式會社和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其中日本企業占據了兩家。
更多案例顯示,國外企業更加注重專利布局,更善於運用專利為企業的市場競爭服務,因此國外專利權人獲得授權後,其維持權利的意願更強。相比之下,國內外觀設計專利平均維持年限是2.7年,而國外在華外觀設計專利平均維持年限則達到4.6年,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內專利經營能力相對較低。
重攻高新技術領域
日本通過專利技術的海外布局,牢牢吸附於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並以這種方式在中國獲得了大量營養。
據了解,日本在華申請的專利技術集中於IT、信息、汽車、電子等高科技技術領域,隨著中國產業信息化的發展,很多專利技術成為中國企業無法逾越的門檻。
《2011年中國有效專利年度報告》就指出,“我國在高新技術領域專利布局尤顯不足,而在部分領域,國外擁有的發明專利數量仍占絕對優勢,例如,在光學和音像技術兩個領域中,國外擁有的發明專利數量均達國內的2.2倍,發動機為2.1倍,基礎通信技術和半導體領域均為1.9倍。”
“而在個別領域中,某一發達國家在我國的有效發明專利布局力度就已超過國內,如光學領域日本擁有數量是國內的1.5 倍,音像技術領域也達1.3倍。從35個技術領域中維持10年以上的有效發明專利來看,國外在華擁有量都是國內的數倍,甚至十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