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錢最多的人
如果不是“購物免稅,內有中文翻譯”的旗幟,龍慧會以為她仍舊置身中國。在一個炎炎夏日的下午,她和丈夫隨旅行社來到巴黎奧斯曼大街,第一站就是老佛爺百貨,一幢十層樓大型商店。
30歲的龍慧和丈夫俞洋來自長沙,從事媒體工作。以前的假期都在國內旅遊,今年他們選擇進行10天的國際旅行,與另外30人一起組成了這次的旅行團。法國是第一站。
這個季節,每天都有20輛大巴車,滿載著中國遊客,在導游的指引下,從位於莫甘多路的一個旁門,殺進老佛爺百貨。
為了歡迎中國顧客,這裡所有櫃台都可以使用中國銀聯卡刷卡消費,許多品牌都聘請了懂中文的導購――僅在一家名牌店,就有二十多名能說中文的導購。
由於中國遊客實在太多,LV、Gucci、Longchamp等奢侈品牌,常常需要排隊等候入場。LV甚至推出了“限購令”,每本護照限買1個包。
“人太多了,LV店得排半小時以上。”龍慧夫婦轉身去了另一個著名商場巴黎春天百貨,買了一個LV和一個GUCCI手袋,總共花了15000元人民幣。
根據巴黎春天提供的數字,超過10%的銷售額來自中國人,平均每個中國遊客在這裡的消費都超過1萬元。
作為中國省會城市的新中產階級,儘管在巴黎一口氣花去數月工資,龍慧夫婦的購物額在旅行團裡並不算高。同行的一對中年長沙夫婦一路上在導游帶去的每一個店裡採購,從LV包到勞力士手表,花費超過十萬,他們的理由是“國內的東西幾乎要貴三成以上,買這些早就把機票錢賺回來了”。這對夫婦,其中一人是企業主。
正價退稅後,這裡的價格是國內專櫃售價的七折左右,越貴的貨品和國內的差價越大。買奢侈品反倒賺了,這是中國遊客的普遍心態。
“大家都是坐著大巴車去的,很容易受影響。”在巴黎呆過多年的對外經貿大學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研究員曾明月說,“大家都擠在皮具、手表、化妝品那裡,只要走到第二層,服裝,雖然那是傳統意義上的奢侈品,但幾乎沒有中國人。”
正是這種“互相激動”中,中國遊客成為外國遊客中花錢最多的。
根據美國旅遊協會的數據,中國遊客在美國期間的支出平均比其他遊客多三分之一。
英國旅遊局負責人則向記者透露,2012年倫敦奧運期間中國遊客在英國的單筆消費居首位,平均每單筆消費為203.04英鎊。
而國際退稅機構環球藍聯的數據表明:2011年,中國人的退稅總額占法國退稅總額的四分之一,高居首位,其後是俄羅斯、日本、美國――而在五年前,日本還居首位,其次是美國、俄羅斯,然後才是中國。
“中國遊客已經變得越來越搶手了”。法國旅遊發展署中國專員齊勇如此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