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對美國而言,遏制中國最管用的“幫手”,不是越南或菲律賓而是日本。在前兩者中,一就是“不太可靠和善搞機會主義”,二就是“有心力而無財力”兼且“能耐太差”。
香港信報財經新聞刊登智庫研究員張海祥的分析文章稱,以美國當前的“總體國力”而言,在經濟的問題上,直至2012年8 月,美國的失業率仍然處於8.1% 的水平。儘管大做軍火生意,2011 年的美國國債總額卻已經超過了2012 年內的預算名義GDP 總額。面對國內經濟形勢仍然“停滯不前”,美國聯邦儲備局(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及聯邦公開巿埸委員會(The Feder al Open MarketCommittee)終於在美國時間2012 年9月13 日宣布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QE3);美國再次大印愈來愈不值錢的“美鈔”來挽救仍然疲弱的經濟。
文章指出,在軍事和外交的問題上,在中東還有“伊朗核問題”未解決,在東北亞則有“朝核危機”對“美、日、韓軍事同盟”的牽制,而在阿富汗對塔利班的戰事則仍然持續,美國如果企圖獨力支撐自身“重返亞太”的政治舞台,前途顯然是舉步維艱!面對這樣“內外交困”的形勢,美國要是決意“重返亞太”,那就只能夠在區內找尋“幫手”從而分輕擔子。
美國一直為日本打氣壯膽
自2010 年9 月“閩晉漁5179 號”事件發生後,日方首先放出“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的“拉大旗,作虎皮”的風聲,當時美國官方對日本的“聲稱”仍然是“含糊其辭”,但美、日軍方隨即在沖繩海域舉行多次的聯合軍事演習,為日本這個亞太盟友“打打氣,壯壯膽”。
文章表示,與此同時,中國的海監和漁政執法船隻開始對釣魚島列島海域實施“常態巡邏”,不但突入了日本所聲稱的“釣魚島列島”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同時亦進入釣魚島12海里範圍內。中國的舉動無疑打破了“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聲稱的“在日本國行政管轄下的區域內”的狀態。
由於東京已經察覺到“形勢漸趨嚴峻”,日本右翼的頭面人物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和新上任的首相野田佳彥內閣,分別就釣魚島列島主權“劃入日本版圖法理化”作出更具挑釁性的舉措。一方面,石原慎太郎開始導演向民間“購買釣魚島列島”的鬧劇,而另一方面,首相野田佳彥內閣則乘機對釣魚島列島提出“國有化”的建議,即以日本中央政府的名義購入釣魚島列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