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中央日報網路報的評論說,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在未受到黨主席蘇貞昌委託,亦在黨內冷言冷語下,以個人身份訪問了廈門和北京,其勇氣堪值讚賞。而他以維新基金會董事長名義前往,完全合乎大陸方面“歡迎民進黨人士以適當身份”前去訪問的既定立場,也展現了陸方的氣度。
評論指出,謝長廷於全程的言論,相當平實,但應予特別關注的是,他在廈、京兩地都提出類似主張推動兩岸政治談判或政治對話的言論,這在當前的台海局勢或台灣政情當中,可謂十分超前。而民進黨至今完全仍然否定“九二共識”,其黨內較為開明的謝長廷,亦未曾承認“九二共識”。換句話說,謝長廷在兩岸之間的“求同”上,尚未跟上國民黨的腳步,就開始談兩岸之間的“化異”,未免操之過急了。
我們認為,該評論點出了重要的問題,兩岸關係不先求同存異,就不可能進入化異的階段。沒有求同的基礎,就不可能化異。
但是,我們發現,民共之間,沒有任何同的部分,異十分大,大如鴻溝,無法逾越。如果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求同,那就永遠談不攏。怎麼辦?民共之間的關係如果要起步的話,首先可能要從縮小差距的方面入手求同。
不過,在一中原則方面,中共永遠不會鬆動。對此,謝長廷的想法是,由民進黨採取主動,因而提出“憲法一中”,進而提出“憲法各表”,以取代“九二共識”。對此,中共只能聽聽。因為,這是謝長廷個人的想法,不是民進黨的共識,更不是民進黨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