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2008年1月,印度總理辛格來華訪問期間,參觀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 |
中評社香港10月10日電/《印度時報》10月10日載文《中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摘要如下:
50年前,中國和印度爆發了戰爭,印度遭遇慘敗。那次失敗的記憶,以及其所代表的印度“前進政策”的失敗,至今仍使印度人民感到羞辱。一個未被言明的思考時常縈繞在印度人的腦海中:中國單方面停火促使了中印戰爭的結束,如果中國當時並沒有選擇停火,那麼會發生什麼?
1962年的中印戰爭是印度人的集體“創傷”,印度也因此調整了其戰略願景。印度政府從未將調查中印戰爭的《亨德森• 布魯克斯報告》對外公布。內維爾•馬克斯韋爾出版了一本名為《中印戰爭》書,該書因指責印度政府挑起中印戰爭而在印度被禁。我們從未從用批判性的目光審視過我們在那場戰爭中的錯誤,這或將導致我們對未來戰略的考量出現瑕疵。
印度已故戰略思想領袖蘇布拉馬尼亞姆曾說:“1962年印度在邦迪拉慘敗所造成的精神負擔至今仍被埋藏,印度還未有機會將其發洩,這片‘膿瘡‘還在發酵中。”
中印戰爭過去半個世紀了,事過境遷。我們的戰略方向也發生了變化。現在的中國是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以及世界第2達經濟體,具有令人嫉妒的國家實力。中國現在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過去的50年中,印度的軍事實力也得到了增長。
不過,我們依舊停留在1962年的思想中。印度從來沒有研究過中國的思維、語言以及文化,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巴基斯坦和美國的身上。在印度尋找中國問題專家是很困難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