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長期不斷升溫的問題在上月大爆發,當時日本中央政府從日本私人所有者手中買下部分上述島嶼。此舉導致中國官方發出憤怒譴責,並在多個中國城市引發抗議,其中一些抗議出現暴力行為。
日本官員、西方外交官以及一些中國官員表示,希望隨著抗議活動逐漸平息,這件事會冷卻下來。但中國政府源源不斷地發出謾駡。中方還幾乎天天派出海監船進入爭議水域,此舉加劇了外交圈子中的擔心,即意外沉船或誤判可能引發亞洲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全面戰爭。
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中國研究中心負責人克里•布朗(Kerry Brown)表示:“北京的官僚圈子在外交政策上有一些頗為開明的思維,但在中國最高領導層和決策者圈子中,你感覺不到他們正在進行一場關於如何應對當前局勢的明智辯論。你從最高層看到的是下意識的反應和使出‘殺手鐧’的傾向。”
距離中國十年一度的領導層換屆(多數中共領導人將被替換)只有數周之際,北京的氣氛可用狂拍胸脯式的民族主義來形容。
就像在美國大選中候選人認為在中國問題上發表強硬講話將贏得選票一樣,中國的最高領導層也不願被外界認為對日本軟弱。
對舉止儒雅、通曉英語的周小川來說,在東京的拍照機會是他最不需要的東西。他以往就曾遭到批評,有人認為他對外國在華利益過於軟弱。
儘管北京方面不讓高層官員出席多邊會議可能顯得氣量不大,但短期代價似乎相對有限。
普拉薩德表示:“從中國的視角看,對日本採取強硬立場的好處,遠遠超出不讓官員出席這些會議的代價。IMF和國際社會需要中國的程度,遠遠超過中國需要IMF的程度,他們明白自己處於強勢地位。”
中國官方媒體充斥著可怕的警告,稱中日雙邊糾紛將開始影響本已增長乏力的全球經濟。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汽車企業報告稱,過去一個月它們的銷量大幅下降。
但中國經濟已經出現顯著放緩,多數分析師相信,隨著中國高層面對更嚴重放緩的前景,貿易和投資聯繫會恢復正常。
英國經濟學人信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高級經濟學家林德康(Duncan Innes-Ker)表示:“長期而言,中國人對日本產品的喜愛,很可能會壓倒民族主義情緒,貿易最終應會恢復至此次危機前的水平。”(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