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電/1955年,莫言出生在高密縣(現高密市)大欄鄉平安村一個農民家庭。他原名管謨業。據當地的老人說,兩歲時莫言曾不小心掉進茅坑裡,差點沒被溺死,哥哥把他撈出來衝洗了好半天才弄乾淨。鄉親們都說他“是個命大的孩子”。
筆名“莫言”提醒自己少說話
信息時報報道,儘管家裡窮,父母還是把莫言送到家鄉的小學去讀書。“文革”開始後,因他的家庭成分是“中農”,被列入“出身不好的一類人”。後來,又因“他和老師之間鬧了些不愉快,便失去了上中學的資格”,不得不回家務農。據莫言後來回憶,“15歲以前都半光著屁股,參加一些不應該是孩子參加的勞動”。本來,十幾歲的孩子正是最喜歡說話、饒舌的時候,但莫言卻“開始經受農村勞作的孤獨”,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學會了“自言自語”,大家都不知道他究竟在嘟噥些啥。這讓父母和工友們一度很擔心,都覺得他“有毛病”。後來,他給自己取的筆名為“莫言”,就是提醒自己少說話。
想當作家只為能吃餃子娶石匠女兒當老婆
童年時,因趕上三年自然災害,莫言幾乎瘦成一根豆芽,一顆大腦袋更加顯得突兀。為了填肚子,野草、樹皮,他什麼都吃,甚至連煤塊都敢啃。1961年春天,村裡的小學拉來了一車亮晶晶的煤塊,莫言和小夥伴一擁而上,每人搶起一塊煤,咯嘣咯嘣啃起來,覺得那煤塊越嚼越香,還說“味道好極了”。
莫言曾說,他小時候之所以想當一個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噴噴的餃子,就是想娶石匠女兒當老婆。
當兵時投稿屢遭退稿
長大後,20多歲的莫言離開家鄉當了兵,歷任班長、保密員、圖書管理員、教員、幹事等職。那時,他又拿起筆開始寫作,作家夢在這個年輕人的內心再次熊熊燃起。當時,莫言寫了很多作品,向全國報紙、雜誌投稿。他一般都選擇地市級刊物投稿,而不是大報大刊。
每次莫言都滿懷信心地把厚厚的稿紙裝進信封,之後開始漫長且充滿希望地等待,最後等來的往往是破爛不堪的退稿信封,裡面最多塞上一封編輯部鉛印的退稿信。
800元賣掉《紅高粱》電影版權
在軍藝的兩年裡,儘管白天要上課,但莫言還是寫出了80多萬字的小說,其中包括《紅高粱》。小說《紅高粱》1986年發表後,在文壇上引起震動。
莫言把《紅高粱》電影版權以800元賣給了張藝謀。電影由姜文、鞏俐主演,1988年獲得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引起世界對中國電影的關注。
女兒也是一名作家
莫言經常說他的成功不在寫作上,而是有個幸福的家庭。
莫言的妻子杜勤蘭,也是“高密東北鄉”的孩子,兩人識於兒時,感情深篤。1981年,結婚兩年後,女兒管笑笑出生,被夫妻倆視若珍寶。
在管笑笑的記憶裡,穿軍裝的父親每次回家探親,都會給她帶回很多書,有童話故事、作文選、連環畫。管笑笑幼年時,曾隨母親回到山東老家居住,過了一段與父親兩地分居的生活。莫言在北京工作,笑笑和母親住在高密縣城。她至今還記得,每次父親回家探親時,特喜歡幹農活,經常會忙於鋤草、翻地,她就跟在父親後面顛兒顛兒地跑來跑去。
直到1995年,笑笑和母親才離開山東,到北京與父親生活在一起。此時,莫言正在構思長篇小說《豐乳肥臀》,妻女的到來剛好可照顧他。1997年,莫言從部隊轉業,後專業搞寫作。2000年,笑笑考入山東大學外語學院。也許是受父親影響,笑笑對手寫的書信情有獨鐘,不僅用鋼筆,還經常用毛筆和宣紙給父親寫信。這讓莫言深為感動,他就把女兒用宣紙寫的信貼在客廳墻壁上,有空便細讀品味。
出乎莫言意料的是,此時,女兒正構思一部反映大學生活的長篇小說了。直到一次暑假過完,女兒忐忑不安地把一部19萬字的初稿拿給莫言看時,他才大吃一驚:女兒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偷偷寫作了!看完初稿,莫言只淡淡地說了兩個字:“還行。”2003年初,這部名為《一條反芻的狗》的小說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並受到青年讀者好評。
女兒出息了,父親也沒閑著。這年7月,莫言的新作《四十一炮》在同一家出版社出版。這對父女作家,給文壇平添了段佳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