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打響之前
間諜深入腹地
甲午戰爭1894年在中國東海打響,而之前日本間諜已深入中國湖南湖北雲南廣西,為日本搜集中國全面情報。1889年4月,年輕的間諜荒尾精向日本參謀本部遞交有關中國大勢的分析報告,認為大清國“上下腐敗已達極點,祖宗基業殆盡傾頽”,認為西方必將瓜分中國,這樣又將會牽連日本。他建議日本“先改造中國”,然後“團結中國”對抗西方。
另一位間諜宗方小太郎,1895年分析《中國大勢之傾向》。當時東西方均有不少人看好中國即將崛起,但宗方小太郎認為中國雖然表面上在不斷改革和進步,但大清全民都腐敗,且看不到任何改善的跡象,“猶如老屋廢廈加以粉飾,經不起大風地震之災,早則十年,遲則三十年,中國必將支離破碎呈現一大變化”(見雪珥《絕版甲午》)。這些報告促使日本決心向中國開戰,以效法元、清故事。
日本對全民思想武裝
對中國進行各種研究
世人但知日本在明治維新中實現政治變革、經濟發展和軍事強大,而沒有覺察其實日本最大的變化,乃在於對全民進行了思想武裝。讀著《兵要日本地理小志》長大的日本兒童,很快就成為日本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急先鋒。
石原莞爾還是關東軍中佐的時候,就憑借自己的戰略理論,判斷出將會發生一場決定世界命運的戰爭,戰爭的原因是東方精神價值和西方物質價值的衝突。石原先是把美國看作決戰的對象,後把前蘇聯看作眼前的對手。為此,他認為憑日本的國力不足以戰勝美蘇,為此必須征服中國,以利用中國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占領東三省只是他計劃的第一步。1928年10月,他由日本陸軍大學教官調任關東軍作戰參謀,與阪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形成團夥,策劃發動“九一八”事變。
在日本上述思想軌跡後面,是日本軍隊鐵蹄在中國領土上的任意踐踏……
受征服龐大中國使命的驅使,對中國的各種戰略研究,對日本自身境況的分析對照,從此形成一種社會自覺。這種集學術研究、政治和軍事戰略於一體的習慣,延續至今。1997年,當時名列世界五百強第一的日本財團“三井物產”,旗下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市川周出版了一本書,名叫《戰勝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