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是突然間的反轉,還是改變了此前的貶值趨勢?
在日前IMF和世行於日本東京舉行的秋季年會上,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人民幣匯率已接近基於市場供需的均衡水平,央行已經“大幅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干預,這一點從外匯儲備規模停止擴大就可以看出來。其實,在今年的“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也曾表達過人民幣匯率接近“均衡”水平的觀點,央行人士盛鬆成也在今年6月份陸家嘴論壇上有過類似的觀點表達。
易綱的最新發言讓很多市場人士從人民幣可能會走向升值通道的判斷有了一些折中的緩釋。
什麼原因能夠很好地解釋市場節奏的突然變化呢?
有分析認為,除了國慶期間的結匯盤突然增多外,最重要的當屬一系列重大國際政治時點臨近。美國大選已進入“白熱化”,有關人民幣匯率問題依然在大選中被提及,更有消息稱,候選人羅姆尼揚言一旦當選將立即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財政部本來預定10月15日公布半年度匯率報告,但由於11月4~5日將舉行G20財長會議,美國財政部決定推遲報告公布的時間;而11月6日為美國總統大選日,匯率報告可能最終將在11月6日以後公布。
“為避免政治摩擦對外貿領域的影響,特別是在外貿剛剛見到企穩跡象的時刻,不排除中國貨幣當局做出某種階段性的調整,這或許是近期中間價連續意外大幅高開的原因之一。”招商銀行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稱。
對於後期走勢,劉東亮說:“在經濟尚未明確見底,外貿剛剛隱現好轉端倪之際,我們認為人民幣並不具備可觀的升值空間,近期的迅猛升勢難以持續。倘若人民幣繼續保持升值勢頭,我們會將其看作是經濟築底過程中的風險點之一。”
但也有金融學界人士認為人民幣如果能反轉貶值預期應是好事,在經濟築底尚未明顯之際,人民幣的貶值預期會造成大量資金外流,這是最可怕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