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本政府正在繞著圈子、想方設法搞變通,向東南亞國家提供所謂“防務技術援助”,試圖突破或放棄武器裝備出口的限制法規,其動向和意圖均值得密切關注。
二是“受制於美”。日本的武器研發一直受到美國的嚴格控制,在一些重大核心技術方面還完全受制於美國。例如,海上自衛隊大多數驅逐艦的動力裝置皆是從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引進的LM2500型燃氣輪機;金剛級和愛宕級宙斯盾驅逐艦以及鳥海級驅逐艦等,均採用美國Mk41型導彈垂直發射系統以及“標準”系列艦空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日本電子信息工業相當發達,但在高性能的大型相控陣艦載雷達、數據鏈、預警機等核心裝備方面,仍需從美國直接引進。
航空自衛隊的主戰飛機、直升機、中遠程地空導彈等,也都是美國的“舶來品”,真正的日本設計成分十分有限。日本在高性能航空發動機方面沒有自主能力,也缺少航空技術研究開發必不可少的大型超聲速風洞等關鍵基礎設施。航空自衛隊的F-2戰鬥機幾乎就是美國F-16的“拷貝”,而且渦扇發動機是由美國提供的低端產品,具有“先天性心臟病”,導致其整體作戰性能大受限制。儘管日本也自行開發出P-1大型反潛巡邏機,但日本的第五代戰鬥機“心神”一直仍然停留於紙面和模型,日本要想獨立自主地研製出高性能的新一代先進戰鬥機,在技術實力和外部條件上仍然困難重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和日本建有雙邊軍事同盟關係,名為“平等夥伴”,實則是“一主一僕”。如果把日本自衛隊比作風箏,那麼牽線放飛者就是美國軍隊。而這個放飛者也有自己說不清楚的苦處,既希望自己手中的風箏能夠高飛起來,也就是讓日本自衛隊具備較強的與美軍進行聯合作戰的實力和協同能力,又害怕這只風箏飛得太高而斷線失控。畢竟,當年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率領大型航空母艦編隊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戰略母港的“珍珠港事件”,讓美國人永遠無法忘卻。這種矛盾糾結的心態和局面,估計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徹底改變。
總之,日本自衛隊已經具備較強的空中和海上綜合作戰能力,但不是完全自主的“老虎”,在作戰指揮、戰略預警、武器裝備、登島作戰等諸多方面,仍然離不開其背後的美國。換言之,沒有美國支持,日本自衛隊的體系作戰能力將會大打折扣。
如果日本能夠繼續恪守“專守防衛”政策,在法律框架限制內適度發展自衛力量,不把任何周邊國家作為“靶子”,周邊國家還可繼續予以觀察。但是,一旦日本政府錯誤地估計和判斷形勢,把自衛隊擴充為真正的戰爭力量,其結果早在1945年就已有歷史的證明。亞洲乃至世界愛好和平的人都不希望這種歷史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