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一代領導層改善民生持樂觀態度
英國《經濟學家》認為,隨著中國人均收入的不斷增長,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社保、醫療和教育等民生領域治理水平的提升將擺上中國新一代領導層的議事日程。
英國路透社同樣關注了相關話題,並將目光聚焦於中國的社保體系改革。路透社說,中國在未來十年到二十年間將有可能面臨社會保障體系資金不足的困境,因此,合理調整養老金體系,提高養老金水平,推動中國國內消費增長,減輕出口依賴,將會是新一代領導層面臨的關鍵性問題之一。十八大前夕,路透社還為中國“支招”——拿出一定數量的外匯儲備注入養老金資金池,提升養老金體系的“造血”能力。
事實上,中國政府眼下已經在對養老金體系及其他經濟民生領域進行著力改革,並將其納入整體經濟改革框架之中。總體來看,外媒對中國新一代領導層調控經濟、治理民生持樂觀態度。
熱議中國外交“新動作”
十八大之後,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否會有所調整?這也是其他國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智庫“東亞論壇”發表評論認為,中國新一代領導層不太可能對外交政策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但會有一些可以預見的“新動作”。
評論指出,與十年前不同,當下中國外交的主要對象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國家行為體,還包括了國際組織和國際機制。憑借日漸增長的國力與影響力,中國已經具備了參與制定國際規則的能力,並有實力成為國際政治的“高級玩家”。中國新一代領導層必將推動這一趨勢的進一步發展。
美國《外交事務》雜誌持有與“東亞論壇”類似的觀點。該雜誌發表分析文章說,十八大之後,中國將繼續以一種積極行為體的姿態出現在國際政治中,同時,中國將從國際規則的“應對者”轉變為“制定者”,扮演新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