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8月2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介紹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的有關情況。 |
10月中旬,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公開選拔領導幹部,拉開醞釀一年多的改革序幕。在持續一年的紅十字會改革的爭議中,“去行政化”是輿論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這次對外招聘,也是紅總會破除行政編制限制,增加實幹人才的一個舉措。
不過,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紅會改革與發展戰略課題組組長楊團說,因紅會內部職工怕失去公務員編制而強烈反對,最終,“去行政化”,並未直接列入中國紅十字會的改革任務中。
去年11月初,趙白鴿邀來中國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北大、清華、北師大的20多位學者,組建“中國紅十字會改革與發展戰略課題組”。身為課題組組長,楊團說,改革阻力很大,推進維艱。特別是“去行政化”的體制改革,“要侵犯太多人的既得利益”。
楊團介紹,在紅十字系統內部,從總會到地方紅會,“絕大多數怕改革,怕摘掉公務員的帽子”。據統計,截至2011年,中國紅十字會系統編制工作人員為11228名。除了中國紅十字總會是副部級社會組織外,各省、市、縣、鄉鎮的紅十字會,均納入行政或事業編制,接受全額財政撥款。負責人由同級政府任命,在編工作人員享受公務員待遇,也就是“參公管理”。
課題組曾提出,從基層紅十字會和行業紅會開始,逐步與行政脫鈎;剝離紅十字會的日常慈善功能,將公募權轉交基金會;紅會的組織體系應是協同、垂直管理,既要保持地方紅會的獨立性,又要加強紅總會對地方紅會的治理和指導。但這個改革方案在紅十字會內部引起很大爭議。最終,“去行政化”,並未直接列入中國紅十字會的改革任務中。
即將開始的紅十字改革,選擇的是“曲線路徑”和“雙軌制”:財務上將政府撥款與捐贈收入分離,捐贈收入對公眾公開;在人事上,加強志願者建設和外聘無編制人員,降低體制內人員的份額,同時加強基層選舉,弱化政府任命。(時間:10月30日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