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規範治國理政
法治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標誌。
2011年5月20日,山西省長治市潞安礦業集團長村煤礦的礦業工人王垠走進全國人大機關,對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提出意見。
200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制度化,群眾參與全國立法的熱情“井噴”式高漲。今天,公開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已經成為人大立法的“規定動作”。
將群眾意願上升為國家意志,不管是人大立法,還是政府立法,都始終堅持以提高質量為中心,把科學民主立法作為根本途徑。2010年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依法治國的根基更加堅實。
良法在於執行,司法體制改革的推進是近年來政治體制改革的又一亮點。十六大以來,我國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擴大司法民主,推行司法公開,確保司法公正,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是否合法”、“有沒有依據”已經成為各級領導幹部的口頭禪。國務院法制辦政府法規協調司司長青鋒介紹,自2004年國務院頒布《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以來,權力運行得到規範,法治政府建設穩步推進,群眾權益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十八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公安局長傅政華表示,從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運用法律手段管理,正在成為各級領導幹部的一種思維習慣。
2011年,中央部委率先公開“三公”經費,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如今,曬“三公”經費成為許多地方和部門的“規定動作”。
這只是近年來打造“陽光政府”的又一堅實步伐。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開通;74個國務院部門和單位,31個省份都建立了新聞發佈和新聞發言人制度;尤其是2007年國務院公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走上法制化軌道。如今,“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陽光政府”讓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