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患,不患才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千百年前的寥寥古語,傳遞出一種樸實的人才觀——“用好”,是人才工作的根本。
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人才發展的關鍵在體制機制,體制機制的活力來自改革創新。10年來的實踐反覆驗證:只有遵循系統培養開發人才的內在規律,不斷破除束縛人才成長的思想觀念和制度障礙,才能形成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
人們看到,最近10年,從中央到地方,從行業到社會,以前瞻的眼光、改革的精神、發展的思路,積極推進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
10年轉型——人才特區代替經濟特區,成為“時髦”的科學發展關鍵詞。
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10多個城市啟動人才特區建設,在簽證居留、技術移民、金融支持、財稅優惠、股權激勵、社會保障等方面採取一系列特殊措施,推動著人才落戶“樂土”。
10年激勵——榮譽鼓勵和物質激勵共同作用,讓知識的價值充分彰顯。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一系列獎勵制度,鼓舞著各類人才貢獻才智。
10年創造——重點項目、重大工程目不暇接,為人才成長搭建廣闊平台。
九天攬月,五洋捉鱉,舉國振奮,舉世矚目。成績的背後,是航天科技人才的錘煉和成長。以神舟九號任務為例,載人航天工程各系統的總指揮和總設計師,平均年齡只有40多歲;科技人員隊伍中,青年一代占了2/3以上。
10年完善——選人用人走向“民主、公開、競爭、擇優”,“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成為社會共識。
人才在市場中自主擇業,用人單位在市場中自主擇人,人才和用人單位的市場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明確和落實。隨著人才評價機制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一個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科學化人才評價機制基本形成。
回眸十年,唯賢選人用人留人,以業引才聚才育才。
展望未來,人才活力充分湧流,發展動力競相迸發。
這注定會是一場沒有終點的競賽,它與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人才發展所指向的“強國”目標,也許需要一代乃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達成,但貴在不停步,貴在能堅持,貴在用智慧。
千帆競發敢為先,百舸爭流創輝煌。舉目神州,一個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群星璀璨的嶄新局面正在加速形成。人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我們每一個人堅持不懈的夯培,人才之基終將托舉起一個民族的復興偉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