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高樓林立的重慶市主城區一角 |
中評社香港11月8日電/美國《華盛頓郵報》10月31日載文《發展內陸地區證明中國將繼續增長》,摘要如下:
中國的經濟增速在放緩,這不僅威脅到全球經濟復甦,也威脅到中國自身的未來。文章指出,現在最具潛在影響的事情莫過於此,所以觀察中國的人士正展開激烈爭論,要麼認為中國有能力保持經濟增長和政治穩定,要麼持反對態度。他們的分歧可以歸結為中國的獨有模式是否“行得通”。
隨著全球對中國經濟和政治問題的擔心不斷加劇,《紀事》網絡雜誌的馬修.伊格萊西亞斯說,悲觀態度占了上風。基於此,他重申了中國將繼續成功的一個最有力的理由:既然主要的沿海地帶已經城市化並繁榮發展,落後的內陸省份可以趕上,推動全國的增長。
他表示,對中國持樂觀態度的理由是,儘管中國已經實現迅速增長,但不同地區之間仍存在巨大差距。這意味著即便上海和珠江三角洲已經沒有進一步增長的餘地,內陸地區仍有追趕繁榮的沿海地區的巨大機會。現有的治理制度為中國沿海地區的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條件,那麼它們為什麼不能為內陸地區追趕沿海地區創造好的條件呢?
中國似乎已經在這麼做,在內陸城市建設了許多昂貴的基礎設施。用於這些基礎設施的開支本身就是刺激經濟的因素,但這還只是第一步。中國發展內陸地區有兩個主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