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統合學會秘書長謝大寧。(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11月9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接受《亞洲週刊》專訪指出兩岸和平協議目前沒有急迫性,台灣兩岸統合學會秘書長謝大寧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馬英九如果一直在邊上繞、退,也沒工具或試圖在台灣尋求共識提出一套可解決的方法的話,一旦迫不得已到了真的得面對的時候,還有多少政治籌碼?
馬英九認為兩岸和平協議目前沒有急迫性,兩岸和平發展,可以透過兩岸簽署18項協議及日後其他協議維持,但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與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的方向,兩岸對解決政治問題的看法上似有不同。
謝大寧表示,馬英九在2008年上任前的態度是要簽兩岸和平協議,但這幾年內外形勢,讓他退卻。問題在於胡錦濤所提“一個中國”框架,這牽涉到美國及台灣內部政治問題,可說是台灣政治上很難跨越的障礙,因此這個僵局很難突破。
他指出,馬英九恐怕是想不到什麼好辦法可以解釋、打破這個僵局,這些年來,馬一直在尋找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對等的架構,但可能找不出來,所以在這問題上他無法解決,破不了這個局,只好回到現實,陳述實際狀況,這也應映出馬對這問題的判斷、實務確實有困難。
對於中共領導階層即將換班,習近平上台後是否會對台採取積極作為?謝大寧表示,胡錦濤的主軸是很一貫的,一直強調在沒有和平統一之前的兩岸政治框架問題,但胡也仍強調一個基本原則“一個中國”沒動。
他研判,如果台灣一直僵在這裡,不願往前跨一步,習近平上台後可能會督促台灣朝兩岸和平協議的方向走,但是否會在政策作為上採逼迫台灣非上談判桌不可的方式,這很難說,畢竟在2030年之前,維持穩定是中國大陸內部的思維,也是國際架構的思維。
謝大寧表示,以馬英九目前的作為來講,等於是把主動權讓出去,一直在採取繞、拖的作為,如果一直採取這個方式,等於一直在尋找迴避的空間,而不是在找出牌的空間,那到時候台灣的政策工具還多少?
謝大寧強調,兩岸經濟的局勢發展已經不可逆了,即使民進黨上台也一樣,不可能回到李、扁時期的作為,但馬英九又不去針對一個中國框架問題,試圖尋求可能的空間,這也不能自己講爽的,說一定要逼迫大陸接受台灣某一個立場;而且“先經後政”已經變成口頭禪,問題是還有多少迴旋空間避開到政治的道路?如果迫不得已真的得面對的時候,還有多少政治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