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近日,在松下、夏普發布巨額虧損的消息後,國內不少人認為日本電子產業從此進入衰退期,製造業面臨嚴重危機。事實果真如此嗎?事物興衰輪回,在我們看到日本電子產業衰落時,應該警惕被衰落所掩蓋的日本新一輪電子產業發展攻勢,更要看到:日本隱藏的經濟實力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環球時報文章稱,事實上,日本電子巨頭早已進行產業調整。作為產業調整的整合者,日本產業革新機構扮演著重要角色。該機構由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三菱UFJ金融集團等眾多財閥企業協同日本政府組建,近年有不少大動作。如在今年2月,日本產業革新機構與日本瑞薩電子、富士通、松下合作成立新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利用3家企業在影像處理、通信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重點提高應用於智能手機、汽車制動的大規模集成回路系統(LSI)研發能力。
在日本電子產業巨頭加強資源整合和協作的同時,它們也在低調等待另一個帶動電子產業擴張的時機,那就是以智能城市、智能電網為首的智能產業。為了獲得發展優勢,2012年10月,東芝和日立製作所向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提議設立關於電能儲存系統的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日前獲得了批准。這是智能電網領域首個以日本為主體設置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日本還被選為負責委員會運營的國際幹事。
可見,日本電子產業正在實施韜光養晦的策略,日本經濟實力的現狀與發展前景不容小看,我們不應急著下結論。此前,國內不少人認為日本經濟發展嚴重依賴中國市場,這種觀點並不準確。日本企業、產業已經在中國布局多年,藏在我們產業中很多核心的地方。人們並沒有感覺到它們的存在,熟悉的往往只是索尼、松下等品牌,但在日本,包括索尼、松下都是主要做“小玩鬧”的公司,日本的核心企業實際是不做那種具體產品的,而是做裝備製造、金融、商社等,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央企。因此,中國抵制那幾家公司產品的意義不大,它們出現巨虧也未必會讓日本傷筋動骨。
同時,日本並不完全依賴於中國,它在全球市場包括美國、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市場及新興市場有很多產業,甚至在越南、蒙古等國也有大量投資。所謂日本國內經濟不景氣,其實是因為產業外遷,就像我國的溫州地區現在雖然看起來不景氣,其實是因為大量溫州人到國內市場、全球市場賺錢,本地只有留守人員。日本也是這樣,他們的經濟實力並不完全都在國內。
在“失去的十年”中,日本確實出現股市暴跌、房價暴跌,但在房價、股市損失一半的同時,日元升值了一倍多。如果用美元計算,日本的房價、股市並沒跌,而且日元升值雖對日本的產業和出口帶來短期不利影響,但也促進日本加速遷出那些不賺錢或者低附加值的產業,集中精力做高精尖產品。日元升值還降低了海外併購的成本,日本企業得以乘機收購大量礦山和海外資產,帶來的益處超過升值造成的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