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日式大選”選人也選黨
日本眾議院大選採取小選區和比例選區並行的模式,共產生480名議員。
在比例選區,選民選舉的是政黨。日本共分11個比例選區,各選區根據人口數量分別擁有6至29個議席。參選政黨根據得票多寡來獲得議席,然後再將所獲議席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名單,分配給本黨候選人。比例選區共選出180個議員。
在小選區,選民直接投票給候選人。日本共有300個小選區,候選人直接在這些選區競選拉票,得票最多者當選,但須獲得該選區總票數1/6以上。300個小選區共選舉產生300名議員。
候選人可同時參加小選區和比例選區選舉。這樣即便在小選區落敗,也有可能因為本黨在某一個比例選區得票多而“分得”議員席位。在大選投票時,選民同時投兩張票,一張投給候選人,另一張投給某一政黨的候選人名單。
■ 聲音
民主黨政績面臨大考
本次大選,將是對民主黨三年政績的一次大考。在野的自民黨和公明黨目標重奪政權,是否實現政權更疊將是大選最大焦點。另一方面,在民眾對民主黨、自民黨兩大政黨不信任感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眾多代表“第三種力量”的新黨先後亮相。如果這一派勢力大選後力量增強,將可能導致日本政界的再洗牌。
——《讀賣新聞》
中國海洋戰略可能成焦點
這一次大選,已經持續三年多的民主黨政權將接受國民的“審判”……競選期間,候選人不僅將爭論增加消費稅、核能、環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等問題,著眼于中國擴展海洋影響力的日美安保機制強化、有關集體自衛權行使的憲法修改等系列涉及“國家觀”的問題,預計也將成為大選的爭議焦點。
——《產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