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并就叙利亞問題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中評社香港11月22日電/英國路透社11月20日報道《在敘利亞,中國罕見地發動外交政策攻勢》,摘要如下:
本月,外交編年史中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情。一個國家提出一項和平計劃,旨在終結看上去似乎永無止境的敘利亞內戰。這個國家不是美國,也不是歐洲,同樣也不是敘利亞的鄰國,而是一個沒有任何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經驗的國家。但是,在看到世界警察退休之後,它決定自己穿上制服。
中國一直滿足於旁觀世界大事,相信其他國家的介入會讓動蕩局勢恢復平穩。但在敘利亞衝突中,這一願望並未實現,衝突已波及中東。美國人認為事情還沒到他們出面干預的地步,而歐盟則似乎不感興趣。
在這些勢力選擇旁觀後,中國人突然發現自己碰到了麻煩——一場可能會轉變為地區動蕩的內戰。中國人在伊拉克和伊朗有很多利益。
因此,中國介入,並提出和平計劃。停火等細節都不如計劃本身重要,因為這是中國採取新方式的象徵。在西方陷入低迷後,新的外交格局正在浮現。中國注定將成為締造者之一。
中國和平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僅僅做出提議不必承擔任何風險。這可以回擊外界對中國與俄羅斯一道否決敘利亞政府制裁案的嘲諷。如果敘利亞局勢沒有任何改善,中國只不過是做得與西方一樣糟。如果局勢有所好轉,中國可以宣稱發揮了作用,更為重要的是,能夠確保其在伊拉克和伊朗石油的投資安全。
中國現在發動外交攻勢表明,世界在變化之中,美國曾經的管轄範圍現在不歸屬任何國家。新的領袖出現可能需要多年。中國在其中看到了機會。它可能會犯錯,但正在填補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