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電/解放軍報報道,11月25日凌晨,記者隨同“遼寧艦”夜查組進行戰位巡查——
向下,向下,再向下……
沿著艙內迷宮般的通道,記者跟隨“遼寧艦”夜查組一起,不知不覺來到了位於10甲板的二號電站機艙。
此刻,是25日0時30分。這是“遼寧艦”的凱旋之夜。24日白天,官兵們順利完成了殲-15飛機上艦起降飛行試驗;此刻,大多數人都帶著成功的喜悅酣然入夢。
10甲板,就是航母主甲板下負10層。甲板數字越大代表離艦面飛行甲板越遠,意味著條件越艱苦。
此刻,上士葛呈華正專心致志給裝備部件刷油漆,如果不是值班戰友提醒,他壓根沒察覺到我們的到來。
這裡是航母的電源“心臟”之一,機艙內噪音震耳,溫度高達40℃,人和人說話即便貼在耳邊也很難聽清楚,連比劃帶猜才能進行溝通交流。
“為什麼晚上幹活?累不累?”小葛抹一抹臉上的汗水,凑近記者耳朵大聲說:“機電兵幹活不分白天黑夜,一天三班倒,除了吃飯休息就是值更幹活。習慣了,感覺不到累。”
這時,艙內電話響了。記者循聲看去,為了抵消噪音,機艙電話上居然加裝了擴音器。小葛凑近電話,邊擰擴音器音量開關,邊大聲喊著回話。
真沒想到,打電話居然變成了如此辛苦的事。
緊接著,記者來到隔壁的造水機艙室。偌大的艙室裡,只見給水兵徐江一人戴著防噪音的耳塞,靜靜地坐在木凳上。
他比劃著告訴記者,他要定時觀察玻璃孔裡海水翻騰的情況,查看氣壓是否穩定,保證造水設備正常運轉。
“平時能聽上歌嗎?”記者指著耳塞問。徐江搖了搖頭。當都市年輕人塞著耳機享受音樂的美妙時,他卻因職業需要而遠離了音樂。
“白天看到殲-15飛機著艦了嗎?”小徐還是搖了搖頭:“夜裡值班,當時在補覺。”
望著眼前這張淳樸的臉龐,記者心中不禁感慨:當我們仰望天空,將讚美給予英雄的艦載機飛行員時,千萬不能忘了這份成功的背後,還有航母上那些像小徐一樣普通戰士的付出。
左轉,右拐……夜巡組來到位於2甲板艦艏的錨鏈艙。與機電艙的熱形成鮮明對比,這裡冷得就像“冰窖”。值班的下士韓雲鵬穿著厚厚的棉大衣,戴著皮手套。他告訴記者,夜間通常每半小時就要觀察一次錨鏈方向,如果風浪大,則隨時觀察,確保錨鏈始終處於良好狀態。回答記者的時候,韓雲鵬依舊緊綳神經,絲毫不敢懈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