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空軍裝備的F-15J戰機。 |
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環球時報報道,日本防衛省因東芝公司未能按要求將航空自衛隊的F-15J戰鬥機改裝成偵察機而將其告上法庭,鬧出日本歷史上罕見的一幕官司。最新一期台灣《亞太防務》雜誌披露,這場糾紛對航空自衛隊更深遠的影響在於讓號稱“東瀛之眼”的百里航空隊“無機可用”,這支日本唯一的空中偵察部隊面臨“絕後”的危險。
《亞太防務》雜誌披露,2007年防衛省發出“偵察機接班”需求招標,邀請民間廠商將F-15J戰鬥機改裝成RF-15J戰術偵察機。經過競爭,東芝以123億日元的底價中標,負責為F-15J研製J/USD-1光學及紅外成像傳感器,它具備偵察圖像實時傳輸功能,可以“攝讀一體化”。樂觀的防衛省還與三菱重工簽署了改裝F-15J機體的合同,一切只等東芝產品上機。不料2010年東芝在開發中遇到傳感器與F-15J機體集成上的難題,只能向防衛省提出交貨延期申請。到了去年2月,防衛省突然宣布解約,理由是東芝提供的傳感器樣品在高溫和低溫環境下都不達標,要求東芝支付12億日元的違約金。東芝則於去年7月反訴防衛省違約,理由是對方沒有把成像器材的極端氣象環境使用要求寫進合同裡,要求防衛省按合同支付自己業已投入的93億日元。火上澆油的是,受托改造F-15J機體的三菱重工已完成任務,防衛省正考慮要求東芝為這筆價值63億日元的合同埋單。
報道稱,東芝和防衛省在這起官司裡都有過錯。東芝在軍用傳感器領域處於領軍地位,日本的81、91、03式地空導彈的導引頭等裝置全是由它一家獨攬。正是出於在偵察搜集技術方面的自信,所以東芝認為開發戰鬥機的光學/紅外成像傳感器沒有問題,而防衛省也想當然地以為只有東芝才能承接該項目,於是在雙方以為對方“都明白”的情況下簽了約,這個項目顯然先天不足。
更糟糕的是,防衛省改裝RF-15J的目的是頂替嚴重老化的RF-4E戰術偵察機,如今防衛省和東芝的糾紛可以交由司法部門解決,但航空自衛隊的偵察機換代問題卻變得“無解”。RF-4E服役超過30年,而且自衛隊近來高強度的出動偵察周邊動態,導致其機體結構嚴重老化,退役已迫在眉睫。如今RF-15J偵察機成了“黃粱一夢”,日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未來將引進的RQ-4“全球鷹”無人偵察機身上。但“全球鷹”實在太貴太精密了,根本無法全面接替RF-4E的角色。《亞太防務》雜誌稱,防衛省在RF-15J項目上浪費了太多時間,同時日本經濟不景氣,防衛預算緊張,基於性能和成本的考慮,日本戰術偵察機恐怕要“絕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