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7日電/“中國文脈,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這種潛流,在近處很難發現,只有從遠處看去,才能領略大概。”繼《文化苦旅》之後,《何謂文化》剛剛問世,近日余秋雨又立即為讀者梳理出了《中國文脈》。在書中,余秋雨強調,珠子分等級,文學也必須分等級。
文學也必須分等級
很可能讀者會以為,余秋雨會按部就班寫各朝代作家及作品,但實際不盡然。余秋雨認為,時間固然是穿珠子最牢靠的線,但“珠子也是分等級的”,唯有經時間和嚴苛標準篩選下來的,才有資格站在尊貴璀璨的皇冠之上。有人說,對文學,應讓人們自由取用,不要劃分高低。余秋雨則強調,文學必須分等級,否則就是典型的文學民粹主義。如果不分高低,只讓每個時間和空間的民眾自由取用、集體“海選”,那麼,屈原、司馬遷、陶淵明也不過是普通作者和記錄者而已,他們後來為民眾所知道,並非民眾自己的行為。而且,知道了,也並不能體會他們的內涵。
近現代沒出過一流小說家
當下很多文人都非常崇尚並力推民國範兒,但余秋雨認為,中國近現代文學成就非常之低。明清兩代只出了兩個一流文人,哲學家王陽明和小說家曹雪芹。而從近代到現代,偌大中國,沒出過一個近似於王陽明的哲學家,也沒有出過一個近似於曹雪芹的小說家。由於兵荒馬亂、國運危殆、民生凋敝、顛沛流離,本來迫於國際壓力所產生的改革思維,很快又被救亡思維替代,精神哲學讓位給現實血火,文學和文化都很難拓展自身的主體性。結果,雖然大概念上的中華文明幸免於崩潰,而文脈則散逸難尋。已經顯出實力的魯迅和沈從文都過早地結束了文學生涯,至於其他各種外來流派的匆忙試驗,包括現實主義在內,也沒有抵達真正的“高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