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上的討論看,十八大路線的重要思路之一是繼續深化大部委制,把一些相關的部委整合,加以精簡,便於協調。如按照大部委的思維,港澳辦作為獨立運作的辦公室,有其明顯的不合理性,較合理的做法是合併於一個新的港澳台僑委員會之下。這說法言之鑿鑿,但我相信從政治考慮,短期難以實現。此無它,今天港澳辦和台辦都是部級單位,於合併之後,大不了是一個副部級的局,等於降了級,心裡上總會使人覺得港台地位下降了,不單港人會有大反應,台灣同胞也不幹。大部委制推行困難重重,我國內部形勢的確複雜難管,於此可見一斑。在我們這個大國,效率和合理性等許多時並非唯一的考慮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為政者要綜合平衡內外各種因素,作出圓融的決策,在我國做好事情的確是一門不簡單的藝術。
處於十字路口的香港
此外還有另外一個變數,是誰來分管港澳事務?
按照老慣例,一般相信會由國家副主席分管港澳事務。但是現在看來,誰會當副主席還未明朗,而副主席是否分管港澳事務也是未知之數。市面上各種傳聞,有說將由習近平親自抓,也有傳聞李源潮不進政治局常委,但會出任國家副主席,並且分管港澳,另一個說法是曾主政深圳的張高麗會分管這方面的工作。在外國,組織架構、職權劃分等也不是永遠一成不變,也會不時作出調整變更的,但是他們的考慮往往是從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出發;但我國以人為本的思維,認為最好的制度也要靠人來推動,如何充分發揮某人的所長是重要的考慮,制度的穩定性往往被放在較次要的位置。從好的方面看,這是知人善任,量才使用,從壞處看,這當然是重人治而輕法制。這問題十分複雜,孰優孰劣,並非三言兩語便能搞清楚,這裡只想指出,不管這思維好壞優劣,也不管是不是共產黨,我們中國人就是這樣考慮問題的,就算一定要改,一時三刻也堅決改不了,這就是現實國情,是需要我們港人客觀地理解,和積極地面對的。作為中國公民,我們追求的,並非虛無飄緲的人治或者法治,而是如何把兩者揉合,形成實實在在利民的善治。發展到今天,法制的建設已經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國人是不可能像外國人般迷信法治的,因為跟西方兩千年的傳統不同,法律並非源於神,因而不是神聖不可侵犯。“法律不外人情。”因而就多了人的因素,多了主觀性和隨意性。如何有效降低這主觀性和隨意性,而仍能因勢利導,與時並進,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大挑戰。以目前來說,我們大多數會犯法治太少、人情和權力太多的錯誤。
由上可見,於十八大的前夕,香港有關的人事和架構都存在很多的未知之數。今天香港無論在哪一方面,都處於十字路口,梁振英政府一上台,還未站穩就被打得頭暈眼花,迷失了方向,未來5年中央對港政策會更加發揮關鍵性的影響。
現在看來,面對香港的變局,中央對港的基本方針政策不變,但許多的具體重點和取態卻不能不變,這是誰也看得到的,但是具體會有什麼轉變,這關乎我們每一個香港市民的福祉的決策,一定要完成於十八大結束之後。如今塵埃落定,局面將會逐步明朗化,新的對港政策將會於未來幾個月陸續出台。對此我們不但需要關心,更需要通過各種管道去反映我們的意見和建議,嘗試從源頭影響路線和政策措施。在十八大前後這短暫的孕育期間,各方勢力都嘗試通過不同的方法去影響人事和決策。
這在在說明,我們香港市民是要跟中共打交道的;而打交道的方法,並非單一的示威抗議。事實上,示威抗議是很沒有效率的手段,所以在一般情況之下,全世界都只會以此為最後的方法,只有香港才會把示威抗議輕薄化,動不動三五個人就拉一張橫幅來個示威,一日數起,自己既不認真,也明知對方不知認真對待,這絕大部分只是無效的自娛活動,卻樂此不疲,淪為全球笑柄,旅遊一景。
另一方面,縱使是示威抗議,不論是誰去搞,即便是港獨分子搖著米字旗到中聯辦去抗議,這行動本身其實已經默認了中央政府的憲政地位,和中共的執政地位,不然的話,你到中聯辦去幹啥?香港的反對派一方面否定中央在港的憲制地位和中共執政的合法性,同時又到中聯辦示威。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內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政治現實。即便是反對,也要從這裡出發。反對派堅持他們不是搞獨立,如不承認中央政府和她在港的憲制地位,他們聲稱要求的自治也就無從安立。這自相矛盾的行為,足證他們無知和無理。於此可見,在香港推行國民教育,讓學子多認識國情,明辨是非黑白,是十分必要的。不帶主觀成見地全面認識十八大,是廣大香港市民活生生的國民教育。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12月號,總第18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