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台灣輔英科技大學教授蘇嘉宏在中國評論新聞網撰文說:馬英九第一任上任之初,連胡會接著舉行,胡錦濤的“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其中“互信”、“擱置”、“雙贏”六個字,可以說是在中國大陸過去大政方針基礎上針對新形勢所提出來的,雙方也達成許多重大成果。但是,馬英九的第二個任期和習近平的第一個任期,適逢奧巴馬的第二任期內對華政策相對可能穩定的外部環境,理當要未雨綢繆地破解政治難題,創造兩岸關係可持續發展的條件,急於求成是不對的,但是視而不見也不應該,要尋求建立和平發展的機制,要有制度性安排、框架性協議。兩岸和平協定的簽約雙方當事人如何給對方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政治定位,內容取向面對現實從停戰協定、單一面向的軍事互信機制走向多元互信機制、框架,以“九二共識”為核心,設想藉由透明度增加的一些安排增加互信、合作,近期內應該落實“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的這項“重大事務”。
我們認為,馬英九當前對構建和平發展的機制態度是曖昧的。
馬英九在第二任期的開端,在兩岸關係政策上做出的動作基本是低層次的,其願景遠遠不如第一任期之初,大有失去銳氣之感覺。用大陸現今最常用的詞彙來形容,就是一心“維穩”,沒有開拓的勇氣,已經不求進取了。如果沒有來自內部與外部的巨大壓力,馬英九不會有任何更深層次的動作。
馬英九在最有條件下不做安排,蘇嘉宏所期待的尋求建立和平發展的機制,要有制度性安排、框架性協議,就會成為水中的月亮,撈不起來。這給保持與鞏固兩岸和平發展帶來極大的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