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市化席捲而來 |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中國正在經歷著數十年來最為嚴重的經濟下行,然而使中國的經濟模式重拾活力這不僅對中國未來的繁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於世界而言也是一樣。
就此,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刊發美國前財政部部長亨利.保爾森(Henry M. Paulson)的文章指出,在所有為之做出的努力中,中國城市的轉型處在了核心位置。通過採取一種新的城市化策略,中國領導人們將能夠確保投資更為平衡,產生債務的主要源頭得以消解,收獲由消費製造的成果並清潔中國的自然環境。而中國如若不能如此的話,其經濟以及環境問題將會加深,同時對於世界其它的地方產生巨大的影響。
投資與出口,這兩個支柱支撐了中國眼下所獲得的成功。然而在經歷了數十年的經濟增長之後,這一模式的的回報則在日益減小。中國須要尋找一個新的模式,一種依靠消費來製造增長的模式,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且與此同時中國還要著眼債務問題,擴大對可持續能源的使用并加強環保實踐。
而作為數以百萬計中國消費者歸宿的城市,成為了這一問題的核心,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
存在缺陷的城市金融系統正在累積債務、腐敗以及分歧,而不可持續的城市規劃又在不斷地污染著城市,對中國的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是中國的未來卻仍舊需要持續地進行城市化,因此若是沒有一個新的城市化策略的話,現有的問題只會越來越遭。
而更為完善的城市政策將能夠把中國引領到一條更為健康的道路之上,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環境方面。首先,城市的金融改革將是關鍵,因為債務正在橫掃這些中國城市,而且市長們手裡卻沒有工具能夠為那些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標去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