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九龍治水”?
根據中國學人一般的理解,此次新護照乃由公安機關發放,屬於部門行為;而南中國海登船檢查,則屬於沿海某省的地方行為;同時,新護照的地圖顯示並不針對具體國家,而且登船檢查也只針對進入中國已宣布領海基線的島嶼周邊12海里範圍或在此範圍內從事非法活動的船只。
如果這一理解屬實,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些行為事先有沒有經過中央政府的統一協調?這些舉措在出台前,有沒有從外交整體戰略的角度做過綜合評估?尤其是有否對國際社會可能的各種反應(無論是誤解還是炒作)具有足夠的準備?同時,對於國際社會的各種誤解和炒作,到底通過哪些途徑進行有的放矢的解釋和媒體公關?
新護照事件和南中國海登船檢查事件發生後,除了外交部發言人和沿海有關省份的外事部門負責人的表述外,人們沒有看到來自中國官方的更多的媒體公關行動。
周恩來主管中國外交時有句名言“外事無小事”,雖然嚴厲了一點,而且具有那個時代的鮮明特點,但卻顯示出對外交統一口徑和協調工作的重視,也顯示出從戰略高度對外交工作的重視。今天的中國外交則某種程度上有點“九龍治水”的狀態,不但影響外交決策的因素眾多(如軍隊、大型國企、地方政府和民意等),而且各方面都可以對外交工作發表意見,甚至做出一些各自為政的舉措,以致於讓國際社會誤認為這就是中國政府的統一政策。
權力分散化對於一個國家的多元化發展無疑是一個進步,但在重大的戰略問題上,國家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能力,則也是考察一國國家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歸根結底,部門協調的問題比較好解決,但外交轉型中的“度”的把握,則十分考驗今天和未來的中國外交。
所謂“度”的把握,無非就是軟硬得當。今天中國外交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該軟的不軟,該硬的不硬”。所謂“該軟的不軟”,就是該放下身段展示柔軟或以柔克剛時,中國外交往往顯示出異常的強硬,以致於每每將朋友變成了對手,將對手變成了敵人,或把可以化解的敵人變成了死敵;而所謂“該硬的不硬”,則指當該展示強硬,“狹路相逢勇者勝”時,中國外交則往往除了口頭強硬外,再也沒有更多的底氣和舉措。
有人將其背後的原因歸結為中國外交系統的人事結構(即“翻譯官搞外交”),也有人將之歸結為外交系統置身其中的中國政治文化。筆者對之不予置評,僅想從寬容的角度指出,所謂的大國外交是一個長期學習、磨合與歷練的過程,其間尤其需要良好的心態和足夠的謙虛。
文章最後獲說,中國外交早已開始了從韜光養晦走向有所作為的進程,這是一個歷史的必然。但走向有所作為並不代表魯莽,更不代表傲慢。轉型中的中國外交需要更多學習的是“硬實力的軟使用”,而不是現在經常看到的“軟實力的硬使用”。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國民期待,抑或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要求,客觀情況都不會再允許中國繼續上世紀80年代那樣的韜光養晦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