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習近平在深圳漁民村文化廣場上與村民交談。
|
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電/習近平視察深圳時不封路,沒有長長的歡迎列隊,不鋪紅地毯,為十八大後黨和政府改變工作作風做出了新的現實表率。李克強、王岐山等提倡開會時不念稿子,也都成為改變作風的落地版本。改變作風已經成了十八大後中國政治強勁吹動的新風。
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說,中國政治這二十幾天的另一突出表現是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毫無懸念的強調,與十八大報告一脈相承。改作風和固方向都濃墨重彩,實際上它們創造了中國當下政治發揮的巨大空間,同時也在強有力指導這些發揮的邊界。
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有可能出現改革非常活躍,但政治方向又很清晰的局面。這應當是中國人各種意見的最大公約數,也是中國三十多年改革的最根本經驗。說到改革,長期以來人們最大的擔心就是活躍性和方向感的相互干擾,常常有人主張為了其中的一個而不惜犧牲另一個,而兩者的高度配合才是中國人民之福。
最近這些日子反腐敗呈雷厲風行之勢,官方紀檢機構同網民們幾乎實時互動,反腐敗織出一個前所未有、既有形又無形的大網。這是黨和政府改變工作作風的具體化,同時它和中國過去的群眾運動,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上演的“政治變革”又都有著本質的不同。
以這樣的作風行事,中國不可能不變。中國的經濟轉型亟待加快,反腐敗最終要有制度性成果,黨內民主需要發揚,各種不公平應當消除和緩解,所有這些領域的改革都獲得實質性進展,這是中國人對未來十年的普遍期待,以及對新領導集體的期望。
但盼望改革的中國人,同時珍惜國家道路堅定不移帶給社會的穩定性和確定感。誰都知道,圍繞中國的政治道路,是西方同我們博弈的核心焦點之一,也是過去一段時間各種幻想在互聯網上躁動的原點。從十八大報告到新班子的反覆強調,給這類真假混合的聲音和情緒潑了一盆十分徹底的冷水。
在改作風和固方向之間的巨大區間裡,中國有做不完的事,也可以生成新的劃時代意義的偉大改變。中國可以也應當變得更繁榮,更公平,也更民主,更廉潔。黨的憲法意義不應變,但黨可以更加現代化,更與時代的啟示和人民的願望相匹配。
中國處在改革的大歷史時期,泛泛說中國應不應當改革是偽命題,是一些靠耍嘴皮子吃飯的人自立自射的標靶。天天喊人治和制度之治的區別,也有點裝了。因為改革的目標就是建立新制度,但這個過程只能是人推動的。好的作風對當下中國更加緊迫,它是改革的新動力,也是人和好制度之間最近的橋梁。
今天的中國與十年前幾乎是不同的世界,中國人的生活面貌和質量,中國人的言論渠道和空間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我們期待未來十年中國會再變個樣,充滿對我們今天來說的意外驚喜。我們知道這取決於全體中國人的努力,但我們還是期待黨中央不負時代重望的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