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實施近5年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是否推動了中國政府提高行政透明度?12日在北京大學舉行的“信息公開與政府創新”研討會上,國內外專家探討了中國在這個領域取得的進展和面臨的挑戰。
新華網消息,出席研討會的美國前總統卡特說:“我毫不懷疑,未來中國人民有能力給世界樹立一個典範,政府官員受到監督,有錯必改。我相信中國一定能實現政府信息公開、透明以及自由。”
不過,他表示,中國政府雖然已經建立了相關的法律和制度,但是任重道遠,需要進一步推行政府信息公開。
2007年,國務院通過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08年正式實施,這促使信息公開的工作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會長孫琬鐘在研討會上說,中國政府網站的可用性和內容豐富度在顯著提高。
孫琬鐘說,2011年國務院各部門發布了將近150萬件信息,省級政府發布了2880餘萬件,地市以下則更多。在主動發布信息的同時,各地、各部門及時受理信息公開申請的要求,比如三公經費問題、預算問題,這些都取得重大突破。
根據北京大學和耶魯大學合作的項目《中國行政透明度觀察報告2011-2012》顯示,中央政府42個部門中有23個在信息公開評測中達到了及格分60分以上。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錫鋅對此進行了解讀,他說:“過去三年,我們持續觀察中央42個部門,發現有33個部門得分連續增加,所得平均分由原來的40多分提高到2012年的60.5分,這說明制度不僅建立起來,而且也落實了。”
但是,學者們也認為,行政透明度和政府信息公開仍存在諸多不足。
世界銀行駐中國、蒙古和韓國代表羅蘭德在研討會上表示,在信息公開和反腐工作中問責制度的建立十分重要,從中央政府一直到省級、市級、村級政府都必須有詳細的問責制度。
“信息公開和問責制的建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政府官員需要以積極的心態來改善現有的體制。”羅蘭德說。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馬懷德指出,從信息公開制度實施效果上來講,公開得還不夠,申請人獲得信息的成本很高、難度大,信息公開的尺度還不夠寬,法律保障還不夠完善。
公眾預算志願者團隊領導人吳君亮以公民的身份促成了深圳首次提供部門預算草案。他認為,儘管困難重重,普通公民如果行動起來,還是可以推動社會進步的。
“我們要找到並用好恰當而有力的法規資源使政府改變行為。”吳君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