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電/新一屆的韓國總統選舉已進入拉票決戰階段。目前,朴槿惠的民意支持率相較文在寅而言略勝一籌,但二者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縮小,近期有可能演變成兩極勢力之間的拉鋸戰。
21世紀經濟報道刊文稱,相比“民生集中論”與“政權交替論”的激烈交鋒,兩位候選人在對朝政策及朝韓關係的爭論方面則顯得有些“火力不足”,這與往屆的韓國大選形成了鮮明對比。
《人民日報》海外版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對朝過軟過硬都無助於爭取選民支持,在朝韓關係空前緊張的大環境下刻意淡化這方面的議題,也是出於保住選票、避免爭議的考量。
朝鮮火箭12月12日的成功發射是否會影響韓國大選候選人的立場?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看來,朝鮮的火箭發射無法改變韓國對朝政策軟化的趨勢。無論誰接替李明博,將於下周進行的韓國大選有一個確定的贏家,那就是朝鮮。
李明博對朝強硬政策將成為過去,問題衹是韓國的政策會變得多軟。韓國將尋求對朝鮮接觸、援助與妥協的政策,在這一點上自由派與保守派候選人是一致的,甚至朝鮮成功發射遠程火箭也無法改變這一點。
文章指出,平壤對對話與援助的需求與韓國各派候選人達成了少有的一致。另外,韓國民眾已對李明博的援助換核凍結計劃徹底失望。在過去五年中,韓國對朝鮮進行政府援助,前提是朝鮮按照之前的承諾放棄核計劃。但是實際上,韓國人看到的不是朝鮮的核裁軍,而是核試驗與導彈試射。
韓國大選的意義在於,無論誰入駐青瓦台,她(或他)會對新的對朝政策首次定調,而這關係到中日美等國對朝政策的調整。因為,相關國家在政府換屆後並非立即調整對朝政策,在做出重大決策前,它們需要等待新的韓國領導人上任。
此時反應最大的還是美國。美國在承認對朝政策失敗之後,又明確表示,美國將與夥伴國一道確保朝鮮因再次發射衛星而受到懲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