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大學台研所教授林勁發言。(中評社 鄒巧韻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23日電(記者 王宗銘)廈門大學台研所所長林勁22日在台北一場研討會上說,以“九二共識”做基礎,雙方對政治關係的認定,包括憲法問題的政治協商,並不同於主權與領土的爭議,而是1940年代內戰遺留下來的政治對立;結束政治對立,可以超越主權領土爭議,超越主權共用、分享的緩衝考慮。
由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擔任董事長的章亞若教育基金會昨天舉辦“九二共識”20週年論壇“兩岸關係發展之新情勢與展望”研討會,下午的圓桌論壇由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高希均主持,針對新情勢下兩岸協商對話展望,林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北京聯合大學台研所教授劉紅與前扁辦主任陳淞山擔任主講人。
林勁表示,兩岸政治協商與機制建立是必須的,但是不是迫切?政治是敏感的,但政治協商本身對現階段與今後一個時期是否是敏感的?他認為,政治協商應平常心來看,並不是敏感的問題。
林勁指出,政治協商一般意義上是指行政權力管轄範圍的相關事務,另外也有立法交流合作以及司法、軍事安全、國際與地區多邊機制參與的協商,包括加入國際組織。兩岸從1990年代以來協商了很多內容,都應該屬於政治協商的內容,所以政治協商並不是那麼敏感。
林勁說,以“九二共識”做基礎,雙方對政治關係的認定,包括憲法問題的政治協商,並不同於主權與領土的爭議,而是1940年代內戰遺留下來的政治對立,兩岸有各自的公共事務,分歧並不是主權領土爭議,而是對國家道路與民族前景看法不同。結束政治對立,可以超越主權領土爭議,超越主權共用、分享的緩衝考慮。
林勁說,從過去四年兩岸關係發展來看,經濟議題協商迴避了一些比較敏感問題,是比較務實的,因此取得很大的突破;政治議題比較敏感,但又不能迴避,政治與經濟也密不可分。
林勁說,兩岸經濟協商基礎是政治基礎,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不過,目前缺乏保障機制,未來如果台灣有重大變化,會使兩岸關係倒退,連戰在今年訪問大陸時提出兩岸建立良性互動穩定架構,民進黨許多人士也提過,政治協商是個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