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2011年8月,衛生部卻又下發了[2011]773號文件,規定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總含量不超過60mg/kg的,可以允許繼續生產銷售和使用。
從衛生部對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總含量不超過60mg/kg的規定來看,要比衛辦監督函[2011]551號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的鄰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殘留量高出數十倍。
實際上,塑化劑標準的前後不一,幕後推手源自眾多國內食品巨頭的集體抗議。
沒有哪一家企業敢保證產品不含塑化劑
朱丹蓬對記者表示,香精香料是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原料的重要成分之一,但由於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都是成品,如果用香精香料的塑化劑總含量標準來作為調味品和飲料塑化劑總含量的標準不太恰當,如果以551號文件執行,對調味品和飲料來說又顯得過於嚴厲。
同時,由於衛生部對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中所含塑化劑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僅讓消費者對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裡面所含塑化劑標準模糊不清,也讓相關企業在控制和檢測塑化劑方面無明確的依據。
朱丹蓬表示,在飲料和調味品的原料中,香精香料是主要成分之一,而衛生部專門就香精香料塑化劑最大殘留量做出了“高數字”標準,顯然是國內的香精香料中塑化劑含量較高,相關飲料和調味品含有塑化劑的概率較高。
除了原料以外,調味品和飲料企業在生產線和包裝上如果有塑料裝置,則會加大產品存在塑化劑的風險,朱丹蓬透露,“特別是醋對塑料具有一定腐蝕性,在生產、包裝以及運輸過程中,有塑化劑轉移到產品中的可能性,因此沒有哪一家企業敢保證其生產的產品全部不含塑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