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9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華盛頓出席美國工商界舉行的晚宴并發表演講。 |
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電/美國《僑報》12月22日載文《積累美中關係正能量從互信開始》,摘要如下:
中共政治局常委王岐山,日前繼續以國務院副總理身份來美參加第二十三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一場脫稿演講,一席與奧巴馬會晤談話,他兩提中美關係應“積累正能量”,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見美國前總統卡特時首次作出這一表述後,“積累正能量”已然成為中美“新局面”中的關鍵詞。
這首先是中國執政黨新的領導層對中美關係發展的戰略判斷,是基於對中美戰略互疑、分歧幾多,但又“和則兩利,鬥則兩傷”“誰也離不開誰”的兩國關係總體格局的體認,也是對前幾代領導集體對中美關係戰略判斷的承繼。另一方面,這又是一種戰略嘗試,即在中美這個摩擦頻發的大國關係中,通過以善意消解敵意,以共識彌合異見,以合作管控分歧的方式,形成總體上良性發展局面,建構出新型大國關係。
中美關係中的“正能量”是什麼呢?即從冷戰時期的地緣戰略需要,到如今全球化浪潮中兩國所形成的被視為中美關係“壓艙石”的互為依賴的經濟關係。王岐山參加的中美商貿聯委會就是典型,從美國進一步向中企投資的開放,促進高技術產品民用出口中國,到中國完善知識產權管理,擴展外企平等待遇產業,這些就是中美兩國“相向而行”展現出的“正能量”。
關鍵詞中更有“積累”。從較長的歷史維度來看,中美從一度是敵手,到小球推動大球的融冰和解,再到中國加入世貿,以至當下經貿文化的深層交往與政治軍事上的密切互動,在中美關係發展中,正是這些持續跬步的逐漸前進,使得在“轟炸中國南聯盟大使館”、“撞機風波”、“對台軍售”、“會見達賴”等等幾度失控局面之中保持穩定。再從今次經貿會議來看,已經連續23屆的會議,正是在美國要求知識產權、中國要求放寬出口兩大主題中,兩國抽絲剝繭,以每次小的進步實現了一開始近乎談不攏之局面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