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據不完全統計,俄羅斯15歲以上的網絡用戶已達5080萬人,成為歐洲第一網絡大國。網絡已成為俄民眾傳播信息和獲取新聞的主要載體。
光明網消息,自去年俄國家杜馬選舉以來,俄反對派不斷利用網絡平台組織示威,為俄社會的穩定帶來了巨大的隱憂。調查顯示,在電視和網絡之間,接近半數俄網民更相信互聯網消息。
為加強對網絡平台的監管,俄政府採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俄當局一方面支持並保護因特網的自由,同時明確強調因特網自由要在法律規範的框架內。依照《俄羅斯聯邦憲法》中信息安全條款,俄羅斯出台了《俄聯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網絡保護法》《俄聯邦通信法》《俄聯邦國家安全構想》《俄聯邦信息安全學說》《俄聯邦大眾傳媒法》《俄聯邦計算機軟件和數據庫法律保護法》《俄聯邦保密法》《俄聯邦著作權法》《個人信息法》《電子合同法》《電子商務法》《電子數字簽名法》等20餘部法律。
專家認為,在互聯網中充斥著誹謗、侮辱、虛假廣告、色情信息,這不應通過屏蔽或者其他一些人為限制的手段,而應是“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加大懲治力度。俄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12月18日在接受《共青團真理報》採訪時稱,去年秋天,西方利用網絡、信息、組織和其他外部干涉手段,企圖把俄羅斯變成新的“顔色革命”試驗場。在這種情況下,為維護穩定,俄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對現行法律法規進行了必要的修改,阻止了一些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俄的非法活動。包括大力管控網絡在內的措施一出台,立即顯現了這些措施的有效性。
俄執法機構完全是在法制的框架內保證國家的安全與穩定。俄羅斯建立了由政府主導,科研以及商業機構廣泛參與的信息安全保護體系。俄聯邦安全委員會科學技術理事會下設信息安全分部,協調國家信息安全保護工作。俄聯邦安全總局、俄內務部和俄聯邦媒體與文化管理局則按部門特點成立專門網絡監管機構。俄聯邦安全總局主要負責對涉及俄國家安全的信息進行監控;媒體與文化管理局主要負責對傳媒、信息和通信技術進行監管;俄內務部特種技術措施局具體負責網絡安全,接受網民關於不良網絡信息及程序的舉報;俄內務部網絡監控中心主要負責監控“推特”“臉譜”等新興媒體。
為淨化未成年人的網絡環境,依據《保護青少年免受對其健康和發展有害信息干擾法》的規定,有關部門實行“時段防火牆”制度,即通過技術手段每天12時至18時對有未成年人的互聯網用戶採取專門的“信息過濾”措施,預防青少年免受淫穢和色情網站侵蝕。所有網吧從2011年9月1日起強制安裝信息過濾系統。今年7月11日,國家杜馬還通過了《關於保護兒童免受損害健康和發展信息的聯邦法律及其他法令》修正案。其中,在2006年版聯邦法《信息、信息技術、信息保護法》的基礎上加上第15條:“對含有禁止在俄羅斯聯邦傳播信息的網站、網頁的網址、域名進行統一登記”。俄羅斯把網絡不良信息分為刑事犯罪信息和非刑事犯罪不良信息。對於前者,由官方機構負責查辦,俄羅斯國家反恐委員會就是負責機構之一;對於後者,則由民間組織負責監督,這些組織可依法針對傳播非刑事犯罪不良信息的網站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