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野協商達共識,陸生納保修法成功付委。(中評社 黃筱筠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30日電/攸關陸生及陸配權益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日前終於成功付委審查,但這只是民進黨迫於民意壓力不得不做的戰術調整,未來還會拉長戰線,並沒有真正改變其“逢中必反”的立場。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說,陸生納保最早是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嫡系子弟兵吳秉叡提議,當時外界還認為民進黨有意調整其反中路線,但蘇貞昌隨即以強硬姿態否定;“行政院”版修正草案送入“立院”後,民進黨團及台聯黨團多次在程序委員會與院會中阻擋付委,讓修正案遲遲未能審查。
如今,將近三個月過去,民進黨團從先前的強烈杯葛,變成表決時退席,形同變相放水,其理由何在?顯然值得玩味。
基本上,民進黨之所以退卻,主要是因為其反對理由完全站不住腳。例如民進黨一再聲稱,陸生未繳稅,卻來搶奪台灣健保資源,將來會拖垮健保財務。事實上,據陸生同學會調查,陸生來台一年花費的醫療在一千元下的佔二成六,一千元至二千元的佔二成一,二千元到七千元的有一成五,也就是陸生比照外籍學生繳八九八八元健保費,全年醫療支出在七千元以下的六成二陸生,其實並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另外,根據健保局統計,陸生以第六類身分加保,以目前一千八百名在台就學的陸生計算,每年收到的健保費總額為二六九七萬元;而台灣民眾每年每人醫療支出平均為二萬三千元,二十歲至二十四歲年齡層則為九O八四元,外籍學生為六千二百元,僑生為四千元;顯見陸生納入健保對健保財務並不會有太大衝擊。
其次,不只八成四在台的陸生認為有必要參與健保,島內各家民調也普遍顯示,執意將陸生排除納保,不讓陸配身分取得年限縮短,不但歧視大陸人民,違反保障人權的普世價值,而且對兩岸關係有不利影響,民進黨如果繼續堅持,等於在跟主流民意對抗,對於其爭取中間選民顯然會有負面影響。
再者,民進黨並不是無條件讓陸生納保過關,而是將其定位為健保體制問題,未來在委員會審議健保法時,仍會討論此一議題。換言之,民進黨團固然在陸生“納不納保”上讓步,但在“如何納保”上還會糾纏;更何況民進黨團還以此換得國民黨同意,讓民進黨主張的反跨媒體壟斷“廣電三法”修正草案、非核家園草案、“公務人員退休法”修正草案與陳其邁的“全民健保法”修正草案順利付委。可見民進黨的妥協,議事策略運用的成分,遠遠大於立場的改變。
此外,政府目前對於兩岸事務,除了政治之外,其他無論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基本上都採取開放態度,希望逐步鬆綁,減少不必要的限制;但民進黨對於所有相關法案或政策,從來沒有一項肯定,全部都是杯葛,對陸生、陸配權益的妥協,並不足以證明民進黨已經改弦易轍。
眾所皆知,民進黨自從十一月二十一日宣佈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並由蘇貞昌自己兼任召集人,但一個多月以來,不只完全沒有啟動,連成員名單至今都尚未確定。可以想見,在蘇貞昌的心目中,“中國事務”既不急迫,也不是他關切的優先項目。正因為如此,雖然本案終於付委,但若期待民進黨今後將會改變其逢中必反的立場,恐怕就要大失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