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80%’來看,如果民營企業在二代手中跨下來,那麼靠誰來實現兩個‘翻兩番’的目標?”保育鈞說。
70歲的保育鈞曾擔任過中國民營私營經濟研究會長,對中國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的發展有著全面系統的研究。
保育鈞認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中國出口受阻,高速增長的日子恐怕難以再現,而投資與消費,則要更多地看民營企業。
在投資方面,一年前,民間投資佔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超過50%,成為投資的主體。消費方面,目前中國就業的主渠道仍然是量大面廣的民營企業。以浙江省為例,這個省的民營經濟提供了全社會75%的就業。
顯然,民營企業二代自身也充滿了危機感和焦慮,葛麗萍就是如此。
這位纖弱且帶著一臉學生氣的浙江紹興女孩家族從事的是畜牧業,她接班了總經理一職。葛麗萍很明確地表示,自己對主業的興趣與專注度沒有父輩那樣強烈,同時也看到了傳統產業需要改造提升的緊迫性,希望走主業與多元化經營聯動發展之路。
“我有很多新想法想滲透到企業中去,包括在人財物以及制度安排方面增加一些新的元素,但又怕引起上一代人的反感。同時我對自己的經驗是否管用、判斷是否準確也不是很自信。”葛麗萍說。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在中國國內許多地方,政府部門針對民營企業家二代的培育計劃、培訓機構不斷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