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共識,就是說消除某些不穩定的因素和問題。當前就是釣魚島爭端,這是我們重新啟動改善發展穩定中日關係的關鍵。在當前來講,消除這些發生了的衝突和爭端,就是我在上一節發表的那個看法,首先爭取降溫。從系統理論來講,系統有兩大類,從它的發展來講,一種是收斂型的,就是越來越穩定;一種是發散型的,越來越不穩定,最後崩潰。剛才講的前面幾條已經可以歸結到中日關係如果崩潰,那對兩國,對東亞,甚至對世界都是災難。中日關係越來越穩定,這對兩國對東亞對世界都是有利的。所以我想這個應該成為我們一個基本的認識和判斷。
我個人覺得儘管充分的認識到中日關係恢復穩定、進一步改善非常艱難,時間也可能很長,但是從根本上講,我還是認為應該有一個樂觀的看法。就是我今天一開始講的,上帝就把這兩個國家擺在這裡了,除非大家都不想生存了,否則的話你就只有走穩定關係、改善關係這一條路。我認為理性最後還是會在兩國佔上風的。當然關鍵是日本,但是我相信,經過一個階段“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還是能讓理性的認識佔主導地位。不光在中日關係上,在中美關係上,甚至在兩岸關係上,我從來是樂觀的,因為我相信人的理性和智慧。
評論員簡介
張沱生: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對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黨校法學碩士。曾任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駐英使館國防副武官。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安全、中美、中日關係、危機管理、中國對外政策。
呂耀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日本外交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常務理事、日本研究所中日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專業和方向為日本政治、外交及大國關係、當代日本外交政策與外交戰略、東亞的衝突與合作等。
胡繼平:1967年生,歷史學學士,法學碩士、博士,主要從事日本政治外交、中日關係研究,曾任日本法政大學招聘研究員、朝日新聞社客座研究員,現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劉世剛:洛陽外國語學院日語語言學學士、碩士,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洛陽外國語學院助教、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問學者、東京大學留學生;現為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亞太研究室研究員。
修春萍: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對外關係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主要從事台灣問題、兩岸關係、台灣對外關係、台美關係、台日關係等方面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