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江澤民曾過問電改並要求compromise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8 09:21:42  


 
  電網成改革焦點:

  全國“一張網”還是“多張網”?

  電力改革過程中,遇到不少難題,難題之一便是電網怎麼辦?

  有人提出電網也可以引入競爭,類似於把發電變成五大公司一樣,要把電網變成幾個公司。曾經有過設想,按照原有的6個電管局(即東北、西北、華北、華中、華東、南方),把這6個電力大區變成六個電網公司。

  但是也有人提出,就算你把它變成了6個電網公司,在任何一個電網公司的管轄範圍內它還是一家。例如東北電網,在東北地區內,也不可能把南方電網的電送到東北去跟它競爭,所以在它的範圍內還是自然壟斷,只是這個自然壟斷的範圍從全中國變成了某一個區域而已,所以有人認為這個改法不行,主張電網不能拆分,應當是全國“一張網”。

  電力改革碰到了很大的阻力,電力部門和其他部門的一些同志對廠網分開,還要拆分電網覺得挺心疼,難以接受。新中國成立以來都是這樣的體制,並且發展成現在這樣一個有相當規模的電力工業,現在給拆了,心裡不好受。但是這些同志也不好說什麼,因為社會輿論都認為應該要進行政企分開和廠網分開,這已經是大勢所趨。

  不過,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把“網”分開的意見阻力就大了。最後歸結起來電力體制的焦點是:到底全國是“一張網”還是“多張網”?

  高層也有不同看法,有主張“一張網”的,也有主張“多張網”的,電力體制改革到了具體方案設計的階段,遇到了很大的難題。國家電力公司是被改的對象,比如說廠網分開直接關係到電力公司的拆分,不僅僅是發電企業分離出去,還有電網公司拆不拆的問題,這要比現在想像的複雜得多。改革是大勢所趨,但你說一點想法也沒有也是不可能的,這是事實。

  當時組織上讓我去找高嚴(時任國家電力公司總經理)談過一次,他沒有當著我的面說不同意或者表現出對改革有牴觸,但只寒暄了幾句就推說身體有病,讓別人和我談。你說他心裡痛快嗎?他不會願意電力被進一步拆散。有這樣認識的不只是幾個人。

  為了形成改革共識,當時組織人去國外考察,借鑒其他國家的電力管理體制經驗,舉辦了很多國內外的研討會和座談會。電網能不能拆開,成了當時電力體制改革方案能不能出台的一個焦點問題,社會上也很關注,大家提出了各種建議。有主張分開的,也有主張不能分開的,各抒己見。我們搞過很多大的研討會,也請了很多國外的咨詢機構和能源機構,比如高盛、美國劍橋能源研究所都來過,別的一些國家也介紹了他們電力管理的經驗。

  大多數的研討會我都參加了,我看研討會的模式都基本一樣,張三這麼說,李四那麼說。現在回憶起來,我覺得全世界各國電力管理模式沒有哪個是完全一樣的。並不是說某個模式大家公認是最好的,每個國家都能遵循的模式是沒有的。包括西方國家,英國模式和美國的一樣嗎?英國模式和法國模式一樣嗎?日本模式和英國的一樣嗎?都不一樣。

  當時各種意見魚龍混雜,包括投行也紛紛來做工作,比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他們好像很懂行,告訴你應該如何如何,實際上他們是想以後幫助這些企業上市,更主要的是在尋找商業機會和經濟利益。現在回想起來,某些投行只是揣摩中國領導人的意圖,如果領導人認為“一張網”好,他就往“一張網”說,如果領導說“多張網”好就往“多張網”說,其實他們並不懂。為什麼他們不懂?不是他們沒有這個知識,正如我前面說的,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電力管理模式是完全一樣的、可以借鑒的,都是各有特色,也各有利弊。

  江澤民總書記親自過問並要求:“compromise”

  由於在電網問題上爭議很大,電力體制改革搞不下去,江澤民總書記也親自過問電力體制改革: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改成?到底有什麼阻力?分歧在哪裡?他直接打電話給曾培炎同志,當時我就在旁邊。

  曾培炎同志如實報告了電力體制改革設計方案中的一些意見,實際上最後就集中到“一張網”還是“多張網”的問題上了。江總書記聽了以後,說了一句英語“compromise”,大概的意思是要把這兩種意見相互妥協,再協調一下。

  為什麼後來變成了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由於當時已有從天生橋(編者註:天生橋水力發電總廠,位於貴州省興義市)向廣東送電,有了從西南部往廣東送電的雛形。在電力體制改革之前,實際上已經開展了一系列西電東送工作,在此基礎上,已形成了雲南、貴州、廣西、廣東聯網的雛形。所以說後來形成的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是各種意見,包括高層領導意見協調統一的結果,也是根據當時中國電網的狀況作出的決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